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修复后钢框架-型钢斜加劲薄钢板剪力墙结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特点第10页
        1.1.2 钢板剪力墙的类型第10-11页
        1.1.3 钢板剪力墙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修复后钢框架-型钢斜加劲薄钢板剪力墙试验研究第18-32页
    2.1 试验概况第18-26页
        2.1.1 试验内容第18页
        2.1.2 试件设计第18-20页
        2.1.3 试验装置第20-21页
        2.1.4 测量方案第21-24页
        2.1.5 加载方案第24-26页
    2.2 材性试验第26-28页
    2.3 试验现象第28-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修复后钢框架-型钢斜加劲薄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第32-43页
    3.1 滞回曲线第32-34页
    3.2 骨架曲线第34-35页
    3.3 延性第35-36页
    3.4 刚度与承载力退化第36-38页
        3.4.1 刚度退化第36-37页
        3.4.2 承载力退化第37-38页
    3.5 耗能能力第38-41页
    3.6 框架柱变形第41-42页
    3.7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修复后钢框架-型钢斜加劲薄钢板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数值分析第43-69页
    4.1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3-47页
        4.1.1 有限元软件ABAQUS6.12简介第43页
        4.1.2 材料本构关系第43-44页
        4.1.3 有限元模型单元选取与简化建模第44-45页
        4.1.4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第45-46页
        4.1.5 初始几何缺陷第46-47页
    4.2 试验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第47-52页
        4.2.1 滞回曲线与耗能能力对比第47-48页
        4.2.2 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对比第48-49页
        4.2.3 有限元模型应力与变形发展第49-51页
        4.2.4 有限元模型变参数值分析基础第51-52页
    4.3 双侧型钢斜加劲肋对结构性能影响数值分析第52-56页
        4.3.1 滞回曲线与耗能能力对比第52-54页
        4.3.2 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对比第54-55页
        4.3.3 应力与变形发展对比第55-56页
    4.4 内嵌板材料对结构性能影响数值分析第56-62页
        4.4.1 滞回曲线与耗能能力对比第57-59页
        4.4.2 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对比第59-60页
        4.4.3 应变发展对比第60-62页
    4.5 内嵌板宽厚比对结构性能影响数值分析第62-65页
        4.5.1 滞回曲线与耗能能力对比第62-64页
        4.5.2 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对比第64-65页
    4.6 轴压比对模型性能影响数值分析第65-67页
        4.6.1 滞回曲线与耗能能力对比第65-66页
        4.6.2 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对比第66-67页
    4.7 本章小结第67-69页
5 修复后钢框架-斜加劲薄钢板剪力墙结构屈曲性能研究第69-80页
    5.1 分析参数及有限元模型建立第69-70页
    5.2 修复后钢框架-斜加劲薄钢板剪力墙加劲肋合理参数分析第70-78页
        5.2.1 滞回曲线与耗能能力对比第70-75页
        5.2.2 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对比第75-78页
    5.3 本章小结第78-8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结论第80-81页
    6.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市企业单位型老旧住区室外环境更新改造策略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穿斗式木结构民居现状调查与安全性提升技术研究--以黔东南岜扒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