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1部分 引言 | 第12-16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 1.2.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1.3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4-16页 |
| 1.3.1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 第2部分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 2.1 标准对贸易的影响研究 | 第16-19页 |
| 2.1.1 正向效应 | 第16-17页 |
| 2.1.2 负向效应 | 第17-19页 |
| 2.2 中日农产品标准体系的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 2.3 文献述评 | 第21-22页 |
| 第3部分 农产品标准提高的经济学分析 | 第22-28页 |
| 3.1 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内容 | 第22页 |
| 3.2 农产品标准提高对贸易的影响分析 | 第22-26页 |
| 3.2.1 对出口方影响路径 | 第23-25页 |
| 3.2.2 对进口方影响路径 | 第25-26页 |
| 3.3 经济效应分析 | 第26-28页 |
| 第4部分 日本标准提高与山东省输日农产品发展分析 | 第28-42页 |
| 4.1 现行中日农产品标准体系比较 | 第28-33页 |
| 4.1.1 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农产品标准的规定 | 第28-29页 |
| 4.1.2 中日农产品标准体系比较 | 第29-31页 |
| 4.1.3 日本农产品标准提高的表现 | 第31-33页 |
| 4.2 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分析 | 第33-34页 |
| 4.3 日本标准提高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 第34-37页 |
| 4.3.1 输日农产品损失增多 | 第34-35页 |
| 4.3.2 输日农产品风险加大 | 第35-36页 |
| 4.3.3 潜在积极作用 | 第36-37页 |
| 4.4 山东省的应对措施和面临的挑战 | 第37-42页 |
| 4.4.1 理性看待日本农产品标准提高 | 第37-38页 |
| 4.4.2 采取的具体措施 | 第38-39页 |
| 4.4.3 面临的挑战 | 第39-42页 |
| 第5部分 日本标准提高与山东省输日农产品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42-49页 |
| 5.1 实证方法模型设计 | 第42-43页 |
| 5.2 指标选取 | 第43-45页 |
| 5.3 计量结果预测 | 第45-46页 |
| 5.4 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46-49页 |
| 第6部分 山东省输日农产品发展对策研究 | 第49-52页 |
| 6.1 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 第49-50页 |
| 6.2 落实政策与加强人才建设 | 第50-51页 |
| 6.3 多元化出口市场建设 | 第51页 |
| 6.4 明确监管责任和落实责任分工 | 第51-52页 |
| 第7部分 结语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