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27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新型材料 | 第10-11页 |
1.1.2 箱形截面梁的特点及其应用 | 第11-12页 |
1.1.3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RPC的材料性能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3-22页 |
1.2.1 RPC的材料组成及特性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15-22页 |
1.3 我国铁路桥梁的发展 | 第22-23页 |
1.4 大跨度铁路简支梁 | 第23-25页 |
1.4.1 发展大跨度铁路简支梁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1.4.2 制约大跨度铁路简支梁发展的主要矛盾 | 第25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5-27页 |
2 整孔预制架设48米RPC简支箱梁的结构构思及计算分析 | 第27-40页 |
2.1 整孔预制架设48米RPC简支箱梁的结构构思 | 第27-30页 |
2.2 整孔预制架设48米RPC简支箱梁的计算及可行性分析 | 第30-39页 |
2.2.1 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设计参数及截面几何特性 | 第30-32页 |
2.2.2 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变形计算分析 | 第32-33页 |
2.2.3 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应力计算分析 | 第33-37页 |
2.2.4 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抗裂性计算分析 | 第37页 |
2.2.5 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强度安全性分析 | 第37-38页 |
2.2.6 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经济性分析 | 第38-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整孔预制架设48米RPC简支箱梁的有限元分析 | 第40-61页 |
3.1 有限元分析的核心问题 | 第40-47页 |
3.1.1 有限元方法的思想及分析步骤 | 第40页 |
3.1.2 有限元模型单元的类型 | 第40-42页 |
3.1.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42-45页 |
3.1.4 预应力的施加方法 | 第45-47页 |
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47-48页 |
3.3 整孔预制架设48米RPC简支箱梁的有限元分析 | 第48-60页 |
3.3.1 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变形分析 | 第48-51页 |
3.3.2 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截面应力分析 | 第51-54页 |
3.3.3 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承载力分析 | 第54-58页 |
3.3.4 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自振频率和各阶振型 | 第58-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整孔预制架设48米RPC简支箱梁的生产工艺分析 | 第61-70页 |
4.1 RPC的材料及配合比 | 第61-62页 |
4.2 RPC的搅拌及成型工艺 | 第62页 |
4.3 RPC的运输、浇筑与振捣工艺 | 第62-64页 |
4.4 整孔预制48米RPC简支箱梁的养护制度 | 第64-65页 |
4.5 普通混凝土与RPC共同作用性能 | 第65-69页 |
4.5.1 粘结剂法 | 第66页 |
4.5.2 剪力键法 | 第66-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5 48米RPC简支箱梁的整孔运架设备改造方案分析 | 第70-78页 |
5.1 架桥机的改造方案分析 | 第70-75页 |
5.1.1 架桥机的类型 | 第70-71页 |
5.1.2 架桥机的施工工艺 | 第71-74页 |
5.1.3 提出架桥机的改造方案 | 第74-75页 |
5.2 运梁车的改造方案分析 | 第75-76页 |
5.3 提梁机的改造方案分析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