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知识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高技术产业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2.3 高校研发对产业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14-17页 |
1.3.1 本文研究的思路 | 第14-16页 |
1.3.2 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校研发知识溢出效应理论基础以及作用机制 | 第18-30页 |
2.1 高校研发知识溢出效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22页 |
2.1.1 高技术产业 | 第18-19页 |
2.1.2 知识溢出效应 | 第19-20页 |
2.1.3 高校研发活动 | 第20-22页 |
2.2 高校研发对产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22-23页 |
2.2.2 技术创新经济学 | 第23-24页 |
2.2.3 空间计量经济学 | 第24-26页 |
2.3 高校研发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 | 第26-29页 |
2.3.1 高校研发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影响的机制 | 第26-28页 |
2.3.2 高校研发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影响的主要模式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研发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 第30-38页 |
3.1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30-32页 |
3.1.1 高技术产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情况 | 第30-32页 |
3.1.2 高技术产业在研发方面产出的情况 | 第32页 |
3.2 高校研发活动的发展概况 | 第32-36页 |
3.2.1 我国高校在研发方面投入情况 | 第32-34页 |
3.2.2 我国高校研发产出状况 | 第34-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高校研发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第38-54页 |
4.1 指标的选择和模型的构建 | 第38-39页 |
4.1.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 第38页 |
4.1.2 指标选择、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4.2 我国高校研发活动的空间性 | 第39-43页 |
4.3 高校研发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43-45页 |
4.4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 | 第45-48页 |
4.5 空间相关性检验以及空间面板模型的选择 | 第48-49页 |
4.6 空间误差模型的实证结果 | 第49-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