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图表目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一、 有关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二、 有关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文章内容框架 | 第21-2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二、 文章内容框架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22-23页 |
一、 文章创新之处 | 第22页 |
二、 文章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小额信贷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国内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研究 | 第23-27页 |
一、 我国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二、 我国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现状 | 第27-33页 |
一、 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 | 第27-29页 |
二、 云南省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特点 | 第29-31页 |
三、 制约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小额信贷公司国外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国外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经验 | 第33-39页 |
一、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GB 模式)的研究 | 第33-37页 |
二、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UD)的模式研究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国外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39-41页 |
一、 格莱珉银行的运营模式(GB 模式)给予的启示 | 第39-40页 |
二、 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UD)模式给予的启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云南省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41-46页 |
第一节 模型的选取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变量的选取及描述 | 第42-43页 |
一、 变量的选取 | 第42页 |
二、 变量的描述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模型的设定及实证研究 | 第43-46页 |
一、 模型的设定 | 第43-44页 |
二、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对云南省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6-50页 |
第一节 宏观方面的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一、 国家政策扶持方面 | 第46-47页 |
二、 贷款利率的制定方面 | 第47页 |
三、 身份界定方面 | 第47-48页 |
四、 监管方面 | 第48页 |
五、 资金来源方面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微观方面的对策建议 | 第49-50页 |
一、 内部控制方面 | 第49页 |
二、 人力资源方面 | 第49-50页 |
三、 产品创新方面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