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7页 |
1.2 国内外精益生产研究及理论综述 | 第17-32页 |
1.2.1 精益生产的起源 | 第17-21页 |
1.2.2 精益生产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1.2.3 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IE) | 第26-29页 |
1.2.4 精益生产实施常见问题和步骤 | 第29-32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32-33页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 | 第33-34页 |
第二章 LD 公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4-41页 |
2.1 LD 公司现状介绍 | 第34页 |
2.1.1 LD 公司简介 | 第34页 |
2.1.2 LD 公司主要产品介绍 | 第34页 |
2.2 LD 公司生产现状 | 第34-37页 |
2.2.1 节拍时间与客户需求时间(TAKT)的计算 | 第34-36页 |
2.2.2 生产平衡率和人均产出的计算 | 第36-37页 |
2.3 LD 公司生产线布局分析 | 第37-39页 |
2.4 作业及设备能力分析 | 第39页 |
2.5 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 第39-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LD 公司精益生产体系的建立及实施 | 第41-53页 |
3.1 精益生产方案的建立 | 第41-44页 |
3.1.1 精益生产在 LD 公司适用性分析 | 第41页 |
3.1.2 LD 公司精益生产体系形成 | 第41-42页 |
3.1.3 LD 公司精益生产体系实施后的预期目标 | 第42页 |
3.1.4 成立 LD 公司精益生产体系的领导小组 | 第42-44页 |
3.2 精益生产体系的实施 | 第44-51页 |
3.2.1 生产线布局调整及 5S 现场管理 | 第44-46页 |
3.2.2 设备和工装夹具的改进 | 第46-47页 |
3.2.3 LD 公司生产线平衡的改善 | 第47-50页 |
3.2.4 培训员工及作业的标准化 | 第50-51页 |
3.2.5 可视化管理的推行 | 第51页 |
3.2.6 物流的优化 | 第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LD 公司精益生产效果评估 | 第53-57页 |
4.1 直接效益评估 | 第53-55页 |
4.1.1 生产线平衡率 | 第53-54页 |
4.1.2 人均每小时产量 | 第54页 |
4.1.3 人员减少 | 第54页 |
4.1.4 产线占地面积 | 第54页 |
4.1.5 在制品数量 | 第54-55页 |
4.1.6 员工走动距离 | 第55页 |
4.2 直接经济效益的估算: | 第55页 |
4.3 间接效益评估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件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