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泰山区系大型病毒物种资源调查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19页
    1.1 大型毒菌研究概述第11-16页
        1.1.1 大型毒菌研究现状第12-13页
        1.1.2 大型毒菌毒素及中毒类型第13-15页
        1.1.3 大型毒菌的经济价值第15-16页
    1.2. 大型毒菌分类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研究区域的概况第17-18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2.1 研究材料第19页
    2.2 研究方法第19-22页
        2.2.1 调查地的选择第19页
        2.2.2 野外调查及标本的采集第19-20页
        2.2.3 大型真菌标本整理保存第20页
        2.2.4 大型真菌标本鉴定第20-22页
            2.2.4.1 大型真菌传统分类方法鉴定第20页
            2.2.4.2 大型真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第20-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44页
    3.1 泰山区系大型毒菌种类资源第22-28页
    3.2 泰山区系大型毒菌山东省新记录种描述第28-35页
        3.2.1 柠檬黄侧盘菌Otidea onotica(Pers.)Fuckel第28-29页
        3.2.2 林生鬼伞Coprinus silvaticus Peck第29页
        3.2.3 白橙盖鹅膏菌Amanita caesarea(Scop.)Pers第29-30页
        3.2.4 白条盖鹅膏菌Amanita chepangiana Tulloss&Bhandary第30页
        3.2.5 赤褐鹅膏菌Amanita fulva Fr第30页
        3.2.6 卵盖鹅膏菌Amanita ovoidea(Bull.)Link第30-31页
        3.2.7 环盖鹅膏菌Amanita pachycolea D.E.Stuntz第31页
        3.2.8 块鳞灰毒鹅膏菌Amanita spissa(Fr.)P.Kumm第31页
        3.2.9 角鳞灰鹅膏菌Amanita spissacea S.Imai第31-32页
        3.2.10 白毒鹅膏菌Amanita verna(Fr.)Bertill第32页
        3.2.11 肝褐丝盖伞Inocybe radiata Peck第32页
        3.2.12 毛脚丝盖伞Inocybe repanda(Bull.:Fr.)Bres第32-33页
        3.2.13 裂丝盖伞Inocybe rimosa(Bull.:Fr.)Quel第33页
        3.2.14 簇生沿丝伞Naematoloma fasciculare(Huds.)P.Karst第33页
        3.2.15 肉色杯伞Clitocybe geotropa(Bull.)Quel第33-34页
        3.2.16 假美柄牛肝Boletus pseudocalopus Hongo第34页
        3.2.17 褐圆孢牛肝菌Gyroporus castaneus(Bull.)Quel第34-35页
        3.2.18 中华散尾鬼笔Lysurus mokusin f. Sinensis(Lloyd)Kobayasi第35页
        3.2.19 竹林蛇头菌Mutinus bambusinus(Zoll.)E.Fischer第35页
    3.3 泰山区系大型毒菌新种第35-38页
        3.3.1 药乡鹅膏菌(拟命名)Amanita yaoxiangsis S.X.Jiang.sp.nov第35-37页
        3.3.2 分子学鉴定第37-38页
    3.4 泰山区系大型毒菌中毒类型第38-41页
        3.4.1 胃肠炎型第39页
        3.4.2 神经精神型第39页
        3.4.3 溶血型第39页
        3.4.4 肝脏损伤型第39-40页
        3.4.5 呼吸循环衰竭型第40页
        3.4.6 中毒类型不确定第40-41页
    3.5 大型毒菌的分布第41-42页
        3.5.1 大型毒菌在各景区的分布第41页
        3.5.2 大型毒菌在不同海拔的分布第41-42页
    3.6 泰山大型毒菌资源的开发潜力第42-44页
4 讨论第44-47页
    4.1 泰山区系大型毒菌种类资源第44页
    4.2 泰山区系大型毒菌毒性及中毒类型第44-45页
    4.3 泰山区系内的大型毒菌分布第45-46页
    4.4 泰山大型毒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第46-47页
5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附录1 泰山大型真菌野生资源采集记录表第57-58页
附录2 泰山区系大型毒菌图片第58-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马铃薯致病疫霉中六个DGAT基因的功能鉴定
下一篇:运用脂肪酸标志法分析刺参食物来源及附着基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