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 前言 | 第10-14页 |
| 1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2 国内外低渗透油层开发特点及现状 | 第11-13页 |
| 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化学驱驱油理论与技术 | 第14-19页 |
| 1.1 化学驱方法及驱油机理 | 第14-17页 |
| 1.1.1 聚合物驱 | 第14-15页 |
| 1.1.2 表面活性剂驱 | 第15-16页 |
| 1.1.3 碱水驱 | 第16页 |
| 1.1.4 复合驱 | 第16-17页 |
| 1.2 二元复合驱所用的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 | 第17-18页 |
| 1.2.1 驱油用聚合物 | 第17页 |
| 1.2.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 第17-18页 |
| 1.3 适合中低渗透油层表面活性剂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甜菜碱二元体系性能评价 | 第19-35页 |
| 2.1 实验所用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 | 第19-20页 |
| 2.1.1 聚合物的选取 | 第19-20页 |
| 2.1.2 表面活性剂的选取 | 第20页 |
| 2.2 驱油体系性能评价实验条件、仪器及程序 | 第20-21页 |
| 2.2.1 实验条件 | 第20-21页 |
| 2.2.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2.2.3 实验程序 | 第21页 |
| 2.3 二元体系流动性评价实验 | 第21-25页 |
| 2.3.1 实验原理 | 第21-22页 |
| 2.3.2 实验程序 | 第22-23页 |
| 2.3.3 实验方案 | 第23-25页 |
| 2.4 BS/聚合物溶液浓度对二元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 第25-30页 |
| 2.4.1 实验原理 | 第26页 |
| 2.4.2 实验方案 | 第26页 |
| 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6-30页 |
| 2.5 BS 浓度对二元体系粘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 2.5.1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1页 |
| 2.6 二元体系粘度与界面张力稳定性评价 | 第31-33页 |
| 2.6.1 实验方案 | 第31-32页 |
| 2.6.2 实验条件 | 第32页 |
| 2.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BS 甜菜碱二元体系驱油效果优化实验 | 第35-53页 |
| 3.1 实验条件、设备及程序 | 第35-36页 |
| 3.1.1 实验条件 | 第35页 |
| 3.1.2 实验设备 | 第35页 |
| 3.1.3 试验程序 | 第35-36页 |
| 3.2 二元体系粘度(聚合物浓度)优化驱油效果评价 | 第36-39页 |
| 3.2.1 实验方案 | 第36-37页 |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 3.3 二元体系表活剂浓度优化驱油效果评价 | 第39-43页 |
| 3.3.1 实验方案 | 第39-40页 |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3.4 二元体系注入速度优化驱油效果评价 | 第43-46页 |
| 3.4.1 实验方案 | 第43-44页 |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 3.5 二元体系段塞优化驱油效果评价 | 第46-52页 |
| 3.5.1 相同化学剂用量不同段塞组合驱油实验 | 第46-50页 |
| 3.5.2 主段塞大小不同驱油试验 | 第50-5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H 区块天然岩心驱油效果验证 | 第53-59页 |
| 4.1 实验条件、设备及程序 | 第53-54页 |
| 4.1.1 实验条件 | 第53页 |
| 4.1.2 实验设备 | 第53-54页 |
| 4.1.3 实验程序 | 第54页 |
| 4.2 天然岩心驱油效果验证实验 | 第54-57页 |
| 4.2.1 实验方案 | 第55页 |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图 | 第65-71页 |
| 详细摘要 | 第7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