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0.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0.1.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0.1.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0.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0.4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 列宁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第14-23页 |
1.1 能力与执政能力的内涵 | 第14-16页 |
1.1.1 能力与执政能力 | 第14-15页 |
1.1.2 政党的执政能力 | 第15页 |
1.1.3 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能力 | 第15-16页 |
1.2 列宁对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探索 | 第16-23页 |
1.2.1 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阶级政党执政能力的相关论述 | 第16-17页 |
1.2.2 工人阶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实践探讨 | 第17-19页 |
1.2.3 列宁关于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发展进程 | 第19-23页 |
2 列宁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23-32页 |
2.1 列宁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3-28页 |
2.1.1 提高执政党领导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 | 第23-24页 |
2.1.2 提高执政党巩固工农联盟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能力 | 第24-25页 |
2.1.3 提高执政党开展文化革命和发展先进文化的能力 | 第25-26页 |
2.1.4 提高执政党处理社会矛盾和巩固民族团结的能力 | 第26-27页 |
2.1.5 提高执政党应对时代变化和营造有力国际环境的能力 | 第27-28页 |
2.2 列宁关于提高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途径 | 第28-30页 |
2.2.1 在学习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 第28页 |
2.2.2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第28-29页 |
2.2.3 在实践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 第29-30页 |
2.2.4 加强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 | 第30页 |
2.3 列宁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特点 | 第30-32页 |
2.3.1 开创性 | 第31页 |
2.3.2 探索性 | 第31页 |
2.3.3 示范性 | 第31-32页 |
3 列宁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 | 第32-40页 |
3.1 列宁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32-34页 |
3.1.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 | 第32页 |
3.1.2 列宁领导党的建设实践活动提高了俄共(布)的执政能力 | 第32-33页 |
3.1.3 为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 | 第33-34页 |
3.2 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34-36页 |
3.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初步探索 | 第34-35页 |
3.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化和发展 | 第35-36页 |
3.2.3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 第36页 |
3.3 列宁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36-40页 |
3.3.1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 第36-38页 |
3.3.2 建设工人阶级服务型政党 | 第38页 |
3.3.3 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政党 | 第38-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成果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