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腐败防治中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4-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6-19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9-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2章 腐败防治中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理论分析第22-35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2-26页
        2.1.1 腐败及腐败防治的内涵第22-23页
        2.1.2 政府职能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及其特点第23-25页
        2.1.3 腐败防治与政府职能转变关系推定第25-26页
    2.2 腐败防治中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相关理论第26-32页
        2.2.1 经济人假设理论第26-28页
        2.2.2 权力寻租理论第28-29页
        2.2.3 政府失灵理论第29-31页
        2.2.4 政府管制转型理论第31-32页
    2.3 腐败防治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诉求第32-35页
        2.3.1 实现公民本位的价值理念第32-33页
        2.3.2 构建良性的权力运行机制第33-34页
        2.3.3 实现廉洁型政府的建设第34-35页
第3章 我国腐败防治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透视第35-53页
    3.1 我国腐败防治中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的成效第35-41页
        3.1.1 政府职能逐步外移于社会各方力量第35-37页
        3.1.2 政府管制较大幅度减少第37-39页
        3.1.3 腐败防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政府职能转变和发挥提供了保障第39-41页
    3.2 我国腐败防治中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的表现第41-43页
        3.2.1 政府职能转变依然固守重管理轻服务的陈旧理念第41页
        3.2.2 依然存在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的现象第41-42页
        3.2.3 政府职能转变依然达不到反腐中希冀的公民有序参与要求第42-43页
    3.3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带来的腐败隐患第43-48页
        3.3.1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致使行政人员有增无减第43-45页
        3.3.2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致使行政成本高位运行第45-47页
        3.3.3 反腐制度本身收效不大致使腐败根治不彻底第47-48页
    3.4 我国腐败防治中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的原因分析第48-53页
        3.4.1 传统官本位思想的深刻影响第48-49页
        3.4.2 有效制度供给不足导致市场化程度偏低第49-51页
        3.4.3 社会自主管理制度缺乏引致公民参与有限第51-53页
第4章 我国腐败防治中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思考第53-64页
    4.1 摒弃“官本位”思想创设腐败防治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条件第53-55页
        4.1.1 走出“行政权力崇拜”的认识迷雾确立科学理性的权力观第53-54页
        4.1.2 重塑现代行政文化,铲除“官本位”思想残存的生态环境第54-55页
    4.2 政府应承当培育社会和壮大市场的责任,主动外移部分行政职能第55-58页
        4.2.1 积极扶持社会组织的发育和自治第55-56页
        4.2.2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鼓励市场和企业自主经营第56-57页
        4.2.3 壮大公民自治组织的影响第57-58页
    4.3 致力完善公民有序参与的制度机制第58-60页
        4.3.1 提升政府对公民参与的理性认识第58页
        4.3.2 加强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育第58-59页
        4.3.3 完善公民有序参与的具体制度机制第59-60页
    4.4 构建和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监督体系第60-64页
        4.4.1 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第60-61页
        4.4.2 建立腐败防治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科学评价机制第61-62页
        4.4.3 健全制度反腐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监督机制第62-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反腐倡廉建设研究
下一篇:列宁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