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专题片中先进人物的塑造方法--以毕业作品《传递》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二章 专题片简介 | 第10-12页 |
一、人物专题片发展现状 | 第10页 |
二、人物专题片的优秀案例 | 第10-11页 |
三、“先进人物”专题片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第三章 专题片《传递》的制作 | 第12-18页 |
一、选题 | 第12-13页 |
(一) 先进人物的选定 | 第12页 |
(二) 《传递》选题的确定 | 第12-13页 |
二、构思及策划 | 第13-15页 |
(一) 事先沟通,确定专题片结构和典型事例 | 第13-14页 |
(二) 记者深入人物生活,做体验式采访 | 第14-15页 |
三、设置“兴奋点” | 第15-18页 |
(一) 适当设置并充分重视“动情点” | 第15页 |
(二) 精心撰写解说词 | 第15-18页 |
第四章 专题片《传递》的解说风格 | 第18-24页 |
一、专题片解说风格的多样性 | 第18-19页 |
二、不同专题片的解说特点 | 第19-20页 |
(一)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的解说风格 | 第19页 |
(二) 中央电视台《人物》的解说风格 | 第19-20页 |
(三) 浙江卫视《时代先锋》的解说风格 | 第20页 |
三、专题片解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四、《传递》的配音制作 | 第21-24页 |
(一) 《传递》的解说特点 | 第21页 |
(二) 注重多种音效的配合 | 第21-22页 |
(三) 严格挑选解说的配乐 | 第22-24页 |
第五章 专题片《传递》制作中的问题 | 第24-26页 |
一、记者语言限制影响进度 | 第24页 |
二、“摆拍”采访难实现 | 第24-25页 |
三、客观条件限制多 | 第25-26页 |
附录A:《传递》导演阐述 | 第26-28页 |
附录B:《传递》解说词 | 第28-30页 |
附录C:《传递》分镜头脚本 | 第30-50页 |
附录D:《传递》拍摄总结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