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一般理论简析 | 第10-16页 |
(一) 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一般概念 | 第10页 |
(二) 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一般种类分析 | 第10-11页 |
1、 房屋买卖报告居间合同和媒介居间合同 | 第10-11页 |
2、 房地产买卖单一居间合同和复合型居间合同 | 第11页 |
(三) 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一般法律特征分析 | 第11-16页 |
1、 居间合同具有“双务、有偿、诺成性” | 第12页 |
2、 居间合同的居间人具有限定性 | 第12-13页 |
3、 居间合同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直接性 | 第13页 |
4、 居间人可受双方委托为双方就一项合同的订立进行居间活动 | 第13-14页 |
5、 委托人履行义务具有不确定性和居间人主体的特殊性 | 第14-16页 |
二、 境外有关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立法实践及经验借鉴 | 第16-22页 |
(一) 境外关于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立法现状 | 第16-19页 |
1、 英美法系关于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立法规定 | 第16-17页 |
2、 德国民商法关于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立法规定 | 第17页 |
3、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民商法关于房屋居间合同的立法规定 | 第17-18页 |
4、 香港地区关于房屋居间合同的立法规定 | 第18-19页 |
(二) 有关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问题和经验分析 | 第19-22页 |
三、 我国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立法现状评析 | 第22-28页 |
(一) 我国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立法现状 | 第22-24页 |
(二) 我国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立法不足的分析 | 第24-28页 |
1. 法律法规不健全,无统一规范的格式合同 | 第25页 |
2. 居间人行为不规范,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 第25-26页 |
3. 委托人行为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制度约束 | 第26-27页 |
4. 居间人和合同委托人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 | 第27-28页 |
四、 未来我国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立法完善对策 | 第28-36页 |
(一) 完善我国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立法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二) 完善我国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具体对策 | 第29-36页 |
1. 从立法体系的角度 | 第29-31页 |
2. 从立法内容的角度 | 第31-33页 |
3. 从加强监管的角度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