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导论 | 第9-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当前国内外关于驰名商标异化现象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第12页 |
2. 驰名商标异化的基本问题 | 第12-22页 |
2.1 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现状 | 第12-14页 |
2.2 驰名商标异化的原因 | 第14-16页 |
2.2.1 历史原因 | 第14-15页 |
2.2.2 企业自身原因 | 第15页 |
2.2.3 政府的错误引导 | 第15-16页 |
2.2.4 社会整体认知环境影响 | 第16页 |
2.3 驰名商标异化的表现 | 第16-19页 |
2.3.1 数量激增,从被动保护到遍地广告标语 | 第16-17页 |
2.3.2 滥用诉权,通过虚假诉讼认定驰名商标 | 第17-18页 |
2.3.3 滥用驰名商标名分,虚假经营 | 第18-19页 |
2.4 驰名商标保护的本质 | 第19-22页 |
2.4.1 驰名商标权的本质属性 | 第19-20页 |
2.4.2 驰名商标保护理论的适用分析 | 第20-22页 |
3. 现行《商标法》对驰名商标制度提出的变革与规制 | 第22-26页 |
3.1 现行《商标法》中有关驰名商标保护的修改内容 | 第22-23页 |
3.1.1 立法首次明确“个案认定、被动保护”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3.1.2 增加禁止宣传和使用“驰名商标”的规定 | 第23页 |
3.2 现行《商标法》仍存在的不足 | 第23-26页 |
3.2.1 违法广告、宣传处罚过低 | 第24页 |
3.2.2 “禁止宣传和使用‘驰名商标’字样”规定界定不明 | 第24页 |
3.2.3 地方性著名商标、知名商标适用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2.4 行政认定与司法认定标准不一、矛盾突出 | 第25-26页 |
4. 国外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制度考察 | 第26-30页 |
4.1 美国:专门的反商标淡化法 | 第26-28页 |
4.2 日本:防御商标制度 | 第28页 |
4.3 欧盟:声誉商标的保护 | 第28-30页 |
5.对驰名商标异化现象规制的完善建议 | 第30-39页 |
5.1 完善我国现行驰名商标制度的相关定义及标准界定 | 第30-32页 |
5.2 完善现行《商标法》第 14 条第 5 款与第 53 条执行方面的具体规定 | 第32-33页 |
5.3 明确界定第 14 条第 5 款具体适用范围,提高违法广告宣传的处罚力度 | 第33-35页 |
5.4 规范地方性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适用 | 第35-36页 |
5.5 统一行政与司法认定的相关标准与规定 | 第36-37页 |
5.6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