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相关概念概述及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1 相关概念概述 | 第11-12页 |
1.2.2 相关概念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内药用植物主题景观案例调研 | 第16-24页 |
2.1 现状调查 | 第16-23页 |
2.1.1 调查对象及内容 | 第16页 |
2.1.2 案例调查与分析 | 第16-23页 |
2.2 调查总结 | 第23-24页 |
2.2.1 公共空间缺乏参与性 | 第23页 |
2.2.2 景观可持续性差,维护成本高 | 第23页 |
2.2.3 药用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单一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瑶族特色文化资源 | 第24-32页 |
3.1 宗教信仰文化 | 第24-25页 |
3.1.1 自然神崇拜 | 第24页 |
3.1.2 英雄神崇拜 | 第24页 |
3.1.3 图腾崇拜 | 第24-25页 |
3.1.4 祖先崇拜 | 第25页 |
3.1.5 其它仪式 | 第25页 |
3.2 婚丧习俗文化 | 第25-26页 |
3.2.1 婚嫁习俗 | 第25-26页 |
3.2.2 丧葬习俗 | 第26页 |
3.3 节日庆典文化 | 第26-27页 |
3.3.1 盘王节 | 第26-27页 |
3.3.2 赶鸟节 | 第27页 |
3.3.3 达努节 | 第27页 |
3.3.4 耍歌堂 | 第27页 |
3.4 饮食居住文化 | 第27-29页 |
3.4.1 饮食文化 | 第27-28页 |
3.4.2 山居文化 | 第28-29页 |
3.5 民间艺术与工艺文化 | 第29-30页 |
3.5.1 民间艺术 | 第29页 |
3.5.2 民间工艺 | 第29-30页 |
3.6 民族医药文化 | 第30-32页 |
3.6.1 相关理论 | 第30页 |
3.6.2 特色瑶药 | 第30-31页 |
3.6.3 治疗方法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瑶族文化在药用植物专类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 第32-47页 |
4.1 瑶族文化在药用植物专类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 第32-37页 |
4.1.1 整体布局 | 第32-33页 |
4.1.2 筑山理水 | 第33-34页 |
4.1.3 空间划分 | 第34-35页 |
4.1.4 道路规划 | 第35页 |
4.1.5 建构筑物 | 第35页 |
4.1.6 植物配置 | 第35-36页 |
4.1.7 小品与设施 | 第36-37页 |
4.1.8 材料与装饰 | 第37页 |
4.2 瑶族文化在药用植物专类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第37-47页 |
4.2.1 设计原则 | 第37-40页 |
4.2.2 设计手法 | 第40-45页 |
4.2.3 设计路径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常宁国洪瑶族药用植物专类园景观设计 | 第47-60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47-50页 |
5.1.1 基址概况 | 第47页 |
5.1.2 前期分析 | 第47-50页 |
5.2 总体设计 | 第50-52页 |
5.2.1 总体定位 | 第50页 |
5.2.2 空间布局 | 第50-51页 |
5.2.3 道路系统 | 第51-52页 |
5.3 分项设计 | 第52-60页 |
5.3.1 分区详述 | 第52-55页 |
5.3.2 植物规划设计 | 第55-57页 |
5.3.3 景观小品、设施和铺装 | 第57-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77页 |
附录一:图片来源信息表 | 第65-68页 |
附录二:瑶族特色药用植物属性详表 | 第68-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