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濂溪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以衡阳濂溪文化园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页
    1.2 濂溪文化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1 “濂溪”一词的由来第10-11页
        1.2.2 周敦颐思想著作研究第11-12页
        1.2.3 周敦颐生平行迹研究第12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12-13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5-17页
        1.5.1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第二章 濂溪文化景观解读第17-26页
    2.1 濂溪文化第17-23页
        2.1.1 濂溪文化的概念第17页
        2.1.2 周敦颐的生平行迹第17-18页
        2.1.3 周敦颐的著作和学术思想第18-20页
        2.1.4 周敦颐的为官政绩和治学成就第20-22页
        2.1.5 周敦颐的人格精神第22-23页
    2.2 濂溪文化与园林景观的相互作用分析第23-26页
        2.2.1 景观第23页
        2.2.2 文化表征的园林景观第23页
        2.2.3 濂溪文化景观对园林景观的发展意义第23-24页
        2.2.4 园林景观对濂溪文化的现实意义第24-25页
        2.2.5 濂溪文化与园林景观二者相辅相成第25-26页
第三章 衡阳市濂溪文化资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调查第26-44页
    3.1 衡阳市概况第26-27页
    3.2 衡阳市濂溪文化资源第27-33页
        3.2.1 文化资源第27页
        3.2.2 衡阳市濂溪文化的物质性文化资源第27-32页
        3.2.3 衡阳市濂溪文化的非物质性文化资源第32-33页
    3.3 衡阳市濂溪文化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第33-41页
        3.3.1 西湖公园第33-36页
        3.3.2 石鼓书院第36-37页
        3.3.3 濂溪文化园第37-41页
    3.4 衡阳市濂溪文化资源在园林景观中的利用现状调查总体分析第41-44页
        3.4.1 衡阳市濂溪文化资源在园林景观中的利用现状总体分析第41-42页
        3.4.2 衡阳市濂溪文化资源在园林景观载体中的应用情况总体分析第42页
        3.4.3 应用不足分析第42-43页
        3.4.4 改善对策第43-44页
第四章 濂溪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策略第44-49页
    4.1 濂溪文化景观的设计原则第44页
        4.1.1 整体性原则第44页
        4.1.2 地域性原则第44页
        4.1.3 人性化原则第44页
    4.2 濂溪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策略第44-45页
    4.3 濂溪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手法第45-46页
        4.3.1 保留第45页
        4.3.2 再现第45-46页
        4.3.3 提取第46页
        4.3.4 转化第46页
        4.3.5 创新第46页
    4.4 濂溪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表达载体第46-49页
        4.4.1 建筑第46页
        4.4.2 植物第46-47页
        4.4.3 铺装第47-48页
        4.4.4 小品设施第48-49页
第五章 衡阳市濂溪文化园景观实例改造第49-70页
    5.1 项目概况第49-50页
        5.1.1 改造背景第49-50页
        5.1.2 区位分析第50页
    5.2 设计目标第50-51页
    5.3 改造方案设计第51-70页
        5.3.1 设计构思第51-52页
        5.3.2 总体方案设计第52-53页
        5.3.3 功能分区分析第53-54页
        5.3.4 景观结构分析第54-56页
        5.3.5 交通组织分析第56-57页
        5.3.6 重要节点效果展示第57-62页
        5.3.7 植物种植设计第62-63页
        5.3.8 铺装设计第63-66页
        5.3.9 小品设施设计第66-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70-72页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0-71页
    6.2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药用植物专类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常宁国洪瑶族药用植物专类园为例
下一篇:现代观光休闲生态农场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以辰溪县橘海现代生态农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