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后金融危机时期理财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9-20页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20-22页
第2章 银行理财业务基本内涵及发展现状第22-33页
    2.1 银行理财业务基本内涵第22-25页
        2.1.1 银行理财业务定义第22页
        2.1.2 银行理财产品分类第22-23页
        2.1.3 银行理财业务本质属性第23-25页
    2.2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第25-32页
        2.2.1 银行理财业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第25-27页
        2.2.2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其特征第27-31页
        2.2.3 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2.3 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第33-40页
    3.1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第33-36页
        3.1.1 理财业务在资金来源和运用方面对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第33-34页
        3.1.2 理财业务在业务结构方面对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第34-35页
        3.1.3 理财业务在监管政策方面对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第35-36页
        3.1.4 理财业务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对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第36页
    3.2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第36-39页
        3.2.1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第36-37页
        3.2.2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第37-38页
        3.2.3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影响第38页
        3.2.4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第38-39页
    3.3 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0-60页
    4.1 变量选取第40-44页
        4.1.1 被解释变量第40-41页
        4.1.2 解释变量第41页
        4.1.3 控制变量第41-44页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4-45页
    4.3 模型构建第45-50页
        4.3.1 平稳性检验第45-46页
        4.3.2 模型设定第46-47页
        4.3.3 变量的统计特征第47-50页
    4.4 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第50-59页
        4.4.1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第50-54页
        4.4.2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第54-56页
        4.4.3 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收益的综合影响第56-59页
    4.5 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措施第60-66页
    5.1 宏观经济层面第60-61页
        5.1.1 深化经济金融改革第60页
        5.1.2 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第60-61页
    5.2 金融监管层面第61-62页
        5.2.1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第61-62页
        5.2.2 完善理财业务第三方服务体系第62页
    5.3 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理财业务的措施第62-64页
        5.3.1 积极提升理财业务创新能力第62-63页
        5.3.2 大力发展资管投行类理财服务第63页
        5.3.3 建立高素质的理财精英队伍第63页
        5.3.4 推动保本型理财向结构性存款转型第63-64页
    5.4 商业银行自身防范化解理财业务风险的措施第64-65页
        5.4.1 牢牢把握住理财业务的本质和内涵第64页
        5.4.2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第64-65页
        5.4.3 加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第65页
        5.4.4 加快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变第65页
    5.5 小结第65-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1 结论第66页
    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资本监管与银行盈利能力的动态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信用风险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