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流动性创造与监管资本 | 第14-15页 |
1.2.2 监管资本与银行盈利水平 | 第15-17页 |
1.2.3 流动性创造与银行盈利能力 | 第17页 |
1.2.4 流动性创造,监管资本与银行盈利能力 | 第17-18页 |
1.2.5 文献评述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4.1 本文的创新 | 第19-20页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流动性创造,资本监管,银行盈利能力相关分析 | 第21-33页 |
2.1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 | 第21-26页 |
2.1.1 流动性创造的界定 | 第21页 |
2.1.2 流动性创造的测度 | 第21-24页 |
2.1.3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概述 | 第24-26页 |
2.2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 | 第26-30页 |
2.2.1 监管资本的界定 | 第26页 |
2.2.2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资本概述 | 第26-30页 |
2.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 第30-32页 |
2.3.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界定 | 第30-31页 |
2.3.2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盈利能力概述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流动性创造,资本监管,银行盈利能力关系的相关理论 | 第33-37页 |
3.1 流动性创造与资本监管的理论分析 | 第33-34页 |
3.1.1 金融脆弱性挤出假说 | 第33页 |
3.1.2 风险吸收假说 | 第33-34页 |
3.2 资本监管对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分析 | 第34-35页 |
3.2.1 MM定理 | 第34页 |
3.2.2 静态权衡理论 | 第34-35页 |
3.3 流动性创造与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分析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37-50页 |
4.1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 第37-39页 |
4.1.1 变量选取 | 第37-38页 |
4.1.2 模型设计 | 第38-39页 |
4.2 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39-41页 |
4.3 实证回归结果及结论分析 | 第41-48页 |
4.3.1 全样本银行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4.3.2 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4.3.3 城市商业银行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4.4 实证结论与实际意义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5.1 结论总结 | 第50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