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追寻教育之源:对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审思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8-23页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一) 研究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9-11页
        (一) 劳动教育概念界定第9-10页
        (二) 劳动教育相关概念辨析第10-11页
        (三) 中小学劳动教育概念界定第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20页
        (一)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1-18页
        (二)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8-19页
        (三) 研究述评第19-20页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0-21页
        (一) 研究目标第20页
        (二) 研究内容第20-21页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21-23页
        (一) 研究方法第21-22页
        (二) 研究创新点第22-23页
第一章 劳动教育的意义追寻及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应然指向第23-34页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追寻第23-26页
        (一) 劳动——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第23-24页
        (二) 劳动教育——人类教育之根第24-26页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应然指向第26-34页
        (一)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功能定位第26-30页
        (二)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设计第30-31页
        (三)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第31-32页
        (四)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第32-34页
第二章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审视第34-54页
    一、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第34-47页
        (一)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功能定位第34-40页
        (二)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内容第40-41页
        (三)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第41-44页
        (四)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保障条件第44-47页
    二、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第47-54页
        (一)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第47-51页
        (二)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第51-54页
第三章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应然回归第54-63页
    一、正确定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功能第54-56页
        (一)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功能观第54-55页
        (二) 抵制不良风气,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第55-56页
    二、合理设计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第56-57页
        (一) 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提升劳动素养第56页
        (二) 重视劳动教育实践,实现知行统一第56-57页
    三、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第57-60页
        (一) 重视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第57-59页
        (二) 拓宽劳动教育的实施渠道第59-60页
    四、健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第60-63页
        (一) 加强统筹协调第60-61页
        (二) 加强师资建设第61页
        (三) 加强考核评价第61页
        (四) 加强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第61-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75页
    附录一第68-74页
    附录二第74-75页
后记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瑜伽练习对高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以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为例
下一篇: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研究(2012—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