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1.1 全球盐碱地概况 | 第12页 |
1.1.1 盐碱、干旱对农作物的危害 | 第12页 |
1.1.2 盐旱影响植株生长机理 | 第12页 |
1.2 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机理 | 第12-13页 |
1.3 SPO11-3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4 核内复制调节机制简介 | 第14-17页 |
1.4.1 核内复制概况 | 第14-15页 |
1.4.2 核内复制响应盐旱胁迫的可能机理 | 第15-17页 |
1.5 植物转基因技术 | 第17-19页 |
1.5.1 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 | 第17-18页 |
1.5.2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概述 | 第18-19页 |
1.5.3 floar-dip法概述 | 第19页 |
1.6 本实验室已取得的GhSPO11-3研究结果 | 第19-20页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农杆菌介导的VIGS沉默GhSPO11-3基因抗旱性分析 | 第21-3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5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2.1.2 菌株与载体 | 第21页 |
2.1.3 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21-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2页 |
2.2.1 序列分析与基因表达模式鉴定 | 第25-28页 |
2.2.2 VIGS沉默体系的建立 | 第28页 |
2.2.3 VIGS沉默GhSPO11-3的陆地棉植株耐旱性分析 | 第28-32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2.3.1 GhSPO11-3基因的识别与鉴定 | 第32-33页 |
2.3.2 GhSPO11-3基因表达模式的确定 | 第33页 |
2.3.3 VIGS沉默GhSPO11-3效率的鉴定 | 第33-34页 |
2.3.4 离体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失水率的测量 | 第34-35页 |
2.3.5 GhSPO11-3抗旱表型分析 | 第35-36页 |
2.3.6 沉默GhSPO11-3降低渗透物的积累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 | 第36-37页 |
2.4 讨论与结论 | 第37-38页 |
3 超表达GhSPO11-3拟南芥植株的获得与功能鉴定 | 第38-5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38页 |
3.1.2 分子克隆使用的工具酶与菌株 | 第38页 |
3.1.3 溶液配方 | 第38-3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9-45页 |
3.2.1 超表达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39-43页 |
3.2.2 农杆菌介导的Floraldip法浸染拟南芥方法步骤 | 第43-44页 |
3.2.3 细胞悬液制片法的具体步骤 | 第44-45页 |
3.2.4 根毛形态的观察 | 第45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3.3.1 重组载体pCAMBIA1300-GhSPO11-3构建与鉴定 | 第45-46页 |
3.3.2 超表达拟南芥植株GhSPO11-3表达量分析 | 第46-47页 |
3.3.3 GhSPO11-3增加DNA倍性含量及细胞尺寸扩增 | 第47-49页 |
3.3.4 GhSPO11-3促进了超表达拟南芥叶与根的生长 | 第49页 |
3.3.5 超表达GhSPO11-3具有更发达的根毛系统 | 第49-50页 |
3.4 讨论 | 第50-52页 |
4 超表达GhSPO11-3拟南芥非生物胁迫耐性分析 | 第52-60页 |
4.1 植物材料 | 第5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4.2.1 DAB组织染色法检测(H2O2)含量 | 第52页 |
4.2.2 透明塑料胶带(45mm)粘取法观察气孔 | 第52-53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4.3.1 超表达GhSPO11-3在发芽率与根伸长阶段降低盐旱敏感度 | 第53-55页 |
4.3.2 超表达GhSPO11-3增强成苗期拟南芥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 | 第55-56页 |
4.3.3 GhSPO11-3可导致叶片气孔形态的改变 | 第56-57页 |
4.3.4 超表达GhSPO11-3可降低活性氧相关的氧化损害 | 第57-58页 |
4.3.5 GhSPO11-3超表达可正向调控响应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 第58-59页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9-6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本实验所用引物列表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