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5页 |
第一部分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静息态功能激活及其与LHPP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 第15-36页 |
1 前言 | 第15-1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7-2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2.2 方法 | 第17-19页 |
2.2.1 MRI数据采集 | 第17-18页 |
2.2.2 基因型分析 | 第18-19页 |
2.2.3 磁共振图像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19页 |
2.3 统计分析 | 第19-21页 |
3 结果 | 第21-29页 |
3.1 临床资料统计结果 | 第21-23页 |
3.2 ALFF分析结果 | 第23-28页 |
3.2.1 MDD患者全脑ALFF值的改变 | 第23-25页 |
3.2.2 LHPPrs35936514对ALFF值的主效应 | 第25-26页 |
3.2.3 MDD患者与LHPPrs35936514对ALFF值的交互作用 | 第26-28页 |
3.3 临床信息与ALFF值的关系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6页 |
4.1 BOLD效应及ALFF分析 | 第29-30页 |
4.2 MDD患者静息态功能激活的改变 | 第30页 |
4.3 LHPPrs3593651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MDD的关联 | 第30-31页 |
4.4 MDD患者静息态功能激活与LHPP基因多态性的关联 | 第31-33页 |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33-35页 |
4.6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二部分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及其与LHPP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 第36-56页 |
5 前言 | 第36-38页 |
6 材料和方法 | 第38-42页 |
6.1 研究对象 | 第38页 |
6.2 方法 | 第38-40页 |
6.2.1 MRI数据采集 | 第38-39页 |
6.2.2 基因型分析 | 第39-40页 |
6.2.3 磁共振图像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40页 |
6.3 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7 结果 | 第42-51页 |
7.1 临床资料统计结果 | 第42-44页 |
7.2 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 第44-50页 |
7.2.1 MDD患者在海马-全脑的功能连接的改变 | 第44-46页 |
7.2.2 LHPPrs35936514对功能连接的主效应 | 第46-47页 |
7.2.3 MDD患者与LHPPrs35936514对功能连接的交互作用 | 第47-50页 |
7.3 临床信息与 FC 值的关系 | 第50-51页 |
8 讨论 | 第51-56页 |
8.1 静息态脑功能连接 | 第51页 |
8.2 MDD患者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改变 | 第51-52页 |
8.3 LHPP基因多态性与海马的关联 | 第52-53页 |
8.4 MDD患者静息态功能连接与LHPP基因多态性的关联 | 第53-54页 |
8.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4-55页 |
8.6 结论 | 第55-56页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综述一 | 第66-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综述二 | 第76-95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个人简介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