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2.1 生物炭的基本性质 | 第13-15页 |
1.2.2 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3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碳形态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4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氮形态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5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8页 |
1.2.6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碳氮形态之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2.1 试验区域概况及供试材料 | 第22页 |
2.1.1 试验区概况 | 第22页 |
2.1.2 供试土壤及烤烟品种 | 第22页 |
2.1.3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2.3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 第23-24页 |
2.3.1 植烟土壤样品采集 | 第23-24页 |
2.3.2 指标测定及方法 | 第24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61页 |
3.1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 | 第25-37页 |
3.1.1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3.1.2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 | 第27-30页 |
3.1.3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4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3.1.5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氮形态含量的变化 | 第37-47页 |
3.2.1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全氮(TN)含量的影响 | 第37-40页 |
3.2.2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硝态氮(NO_3~--N)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3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铵态氮(NH_4~+-N)含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3.2.4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47-57页 |
3.3.1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2 桔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52页 |
3.3.3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4页 |
3.3.4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54-57页 |
3.4 秸秆生物炭施用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碳、氮形态的关系 | 第57-61页 |
3.4.1 0-15cm土层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碳、氮形态各形态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57-59页 |
3.4.2 15-30cm土层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碳、氮形态各形态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59-61页 |
4. 讨论 | 第61-65页 |
4.1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 第61-62页 |
4.2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氮形态含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5.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