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一) 质量问题在全球化过程中对企业影响 | 第10页 |
(二) 质量管理贯穿于现代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 | 第10-11页 |
二、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一) 解决质量问题为企业寻找成本降低的方向 | 第11页 |
(二) 质量成本改进过程就是企业成本降低的过程 | 第11-12页 |
(三) 质量成本是现代成本管理的新发展 | 第12页 |
三、 本文基本框架与研究的方法 | 第12-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 本文基本框架 | 第13-15页 |
四、 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质量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一、 质量成本管理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一) 经典“预防-鉴定-损失理论”质量成本理论 | 第17-18页 |
(二)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三) 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二、 国内外质量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一) 国外质量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二) 国内质量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 第23-25页 |
(三) 评述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对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的挑战 | 第27-34页 |
一、 传统质量成本特性曲线理论及优化方法 | 第27-30页 |
(一) 传统质量成本四分法下的特性曲线 | 第27-29页 |
(二) 传统质量成本特性曲线优化方法 | 第29-30页 |
(三) 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的局限性 | 第30页 |
二、 “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曲线 | 第30-34页 |
(一) “零缺陷”质量成本曲线变化与特点 | 第30-32页 |
(二) “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的优势 | 第32-34页 |
第四章 A 公司初创期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4-45页 |
一、 A 公司及产品基本情况 | 第34-41页 |
(一) A 公司简介 | 第34-35页 |
(二) A 公司组织架构及部门主要职能概览 | 第35-39页 |
(三) A 公司主要业务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第39-41页 |
二、 A 公司初创期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 | 第41-43页 |
(一) 职责划分方面 | 第41页 |
(二) 工序管理方面 | 第41-42页 |
(三) 硬件系统方面 | 第42页 |
(四) 其他方面 | 第42-43页 |
三、 A 公司初创期质量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一) 组织架构不完整 | 第43页 |
(二) 制度规范不明确 | 第43-44页 |
(三) 硬件系统不健全 | 第44页 |
(四) 目标考核不一致 | 第44-45页 |
第五章 A 公司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优化措施 | 第45-56页 |
一、 完善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 第45-50页 |
(一) 划分跨部门作业中的分工责任 | 第45-46页 |
(二) 明确各生产环节中的质量成本概念与划分方法 | 第46-47页 |
(三) 建立开放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 第47-50页 |
二、 改进 A 公司零缺陷质量成本的核算体系 | 第50-56页 |
(一) 细化了质量成本科目设置 | 第50-53页 |
(二) 构架了适合 A 公司质量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统 | 第53-56页 |
第六章 零缺陷质量成本分析方法在 A 公司的实际应用 | 第56-65页 |
一、 零缺陷质量成本主要指标 | 第57-58页 |
二、 零缺陷质量成本构成分析 | 第58-59页 |
三、 零缺陷质量成本评价和激励效果 | 第59-60页 |
四、 实际分析表格及结论 | 第60-6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一、 本文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二、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6-67页 |
三、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67-6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