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浅论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兵家语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7-10页
第一章 文论中兵家语出现的历史概述第10-17页
第二章 文论中兵家语出现之缘起第17-29页
 (一) 兵家语与文论结合的外在动力第17-23页
  (1) 文武兼备的文化渊源第17-19页
  (2) 战争与科举对文人军事实践的推动第19-21页
  (3) 文人军事实践与文论第21-23页
 (二) 兵家语与文论结合的内在因素第23-29页
  (1) 中国文论的取喻传统第23-26页
  (2) 兵家语所体现的军事实践与文论在"至道"上的统一第26-29页
第三章 文论中的重要兵家语第29-68页
 (一) 不同文论构成中的兵家语第29-40页
  (1) 作家论中的兵家语第29-31页
  (2) 风格论中的兵家语第31-35页
  (3) 文法论中的兵家语第35-38页
  (4) 文学史论中的兵家语第38-40页
 (二) 文论中兵家语类型第40-55页
  (1) 将领第41-44页
  (2) 军事实物第44-47页
   1、兵器第44-46页
   2、军事物资装备第46-47页
  (3) 军事典故第47-49页
  (4) 兵法第49-55页
 (三) 文论中具有兵家语性质的术语第55-68页
  (1) 势第55-57页
  (2) 奇正第57-59页
  (3) 主客第59-61页
  (4) 避犯第61-62页
  (5) 伏应第62-64页
  (6) 擒纵第64-68页
第四章 兵家语与文论结合的意义第68-72页
 (一) 丰富了文论素材,开拓了文论视野第68-69页
 (二) 使得论述生动形象,更具说服力第69-70页
 (三) 能够有助于批评者与读者、作家之间的沟通第70-72页
结语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后记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世几回伤往事 百无一用是书生--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下一篇:感物说与魏晋六朝文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