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见解 | 第10-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 第14-19页 |
第一节 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 第14-16页 |
一、个性化教学的概述 | 第14-15页 |
二、个性化教学的相关概念 | 第15页 |
三、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 第16-19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的特征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9-28页 |
第一节 教师个性化教学理念保守、缺乏实践精神 | 第19-21页 |
一、忽视学生个性及其身心发展规律 | 第19-20页 |
二、固守陈规,忽视专业发展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学生个性化学习观念薄弱、缺乏自主意识 | 第21-22页 |
一、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致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 第21页 |
二、不善于合作探究和实践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 第21-22页 |
三、不勤于反思和反馈导致学生自我评价不全面 | 第22页 |
第三节 课堂个性化教学环境脆弱、缺乏民主氛围 | 第22-23页 |
一、硬件措施不完善,使个性化教学难以开展 | 第22-23页 |
二、课堂人际关系不够民主和谐,使个性化教学步履维艰 | 第23页 |
第四节 个性化教学目标分类单一、缺乏多维角度 | 第23-24页 |
一、教学目标由教师单独制定,忽略学生参与 | 第23-24页 |
二、教学目标语言含糊,难以进行测量和评价 | 第24页 |
第五节 个性化教学课堂过程低效、缺乏有效建构 | 第24-26页 |
一、课堂过程缺乏有效预设,生成不足 | 第24-26页 |
二、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参与感不强 | 第26页 |
第六节 个性化教学评价机制落后、缺乏多元价值 | 第26-28页 |
一、过分关注结果,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 | 第27页 |
二、评价标准难以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状况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28-41页 |
第一节 全面客观以提升教师个性化教学的理念 | 第28-30页 |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个性发展规律 | 第28-29页 |
二、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29页 |
三、全面研究教材与学生的契合点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多种途径以增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观念 | 第30-32页 |
一、个别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实行弹性分组 | 第30-31页 |
二、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创设多样化班级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多种层面以构建个性化教学的优质环境 | 第32-35页 |
一、完善教学硬件设施为个性化教学创设优良的物质环境 | 第32-33页 |
二、和谐课堂人际关系为个性化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 第33-35页 |
第四节 增强预设以打造个性化教学的多元目标 | 第35-36页 |
一、学生参与目标制定使教学目标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 第35页 |
二、教学目标清晰完整使教学评价更加符合学生实际 | 第35-36页 |
第五节 动态生成以优化个性化教学的课堂过程 | 第36-39页 |
一、教师进行情境化的设置 | 第36-39页 |
二、学生实现生活化的回归 | 第39页 |
第六节 完善以教学效果为标准的个性化教学评价机制 | 第39-41页 |
一、确立以教学效果为标准的评价观 | 第39-40页 |
二、确立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的多元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