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创客教育视角下3D数字建模培养小学生空间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缘起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20页
        1.2.1 创客教育的相关研究第11-15页
        1.2.2 空间能力的相关研究第15-18页
        1.2.3 研究现状的评析及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第20-21页
        1.3.1 研究目标第20页
        1.3.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3-2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5页
        2.1.1 创客教育的内涵第23-24页
        2.1.2 3D数字建模的内涵第24页
        2.1.3 空间能力的内涵第24-25页
    2.2 理论基础第25-28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5-26页
        2.2.2 多元智能理论第26-28页
第三章 支持空间能力发展的3D数字建模课教学模式构建第28-37页
    3.1 创客教育理念的内涵第28页
    3.2 创客教育理念对教学要求的分析第28-29页
    3.3 创客教育理念下教学模式建构的原则第29-31页
        3.3.1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第29-30页
        3.3.2 开放性原则第30页
        3.3.3 统一化与多样性原则第30-31页
    3.4 创客教育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构建第31-37页
        3.4.1 创客教育理念下典型教学模式的分析第31-35页
        3.4.2 创客教育视角下3D数字建模课教学模式的构建第35-37页
第四章 支持空间能力发展的3D数字建模课教学活动实施第37-51页
    4.1 教学实验学校的选择第37页
    4.2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37-40页
        4.2.1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第37-39页
        4.2.2 三维教学目标第39页
        4.2.3 教学内容第39-40页
    4.3 学生分析第40-42页
        4.3.1 学生一般特征分析第40-42页
        4.3.2 学生学习兴趣分析第42页
    4.4 教学过程实施第42-51页
        4.4.1 学生登录校网学习3D建模第43-46页
        4.4.2 学生设计3D模型第46-49页
        4.4.3 学生修改设计作品第49-51页
第五章 空间能力测试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第51-61页
    5.1 空间能力测试数据收集第51-53页
        5.1.1 效果验证思路第51页
        5.1.2 空间能力测试数据收集第51-53页
        5.1.3 空间能力测试题评分标准第53页
    5.2 空间能力的发展特点第53-55页
    5.3 空间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第55-57页
    5.4 空间能力发展与3D数字建模之间的关系第57-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研究总结第61-62页
        6.1.1 研究的成果第61页
        6.1.2 研究的不足第61-62页
    6.2 研究展望第62-63页
注释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空间能力测试题第68-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个人微信公众号的高职学生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校混合式学习课程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