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重难点第11页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第11-12页
    (五)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15页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第15-26页
    (一)志愿服务相关概念界定第15-18页
        1.志愿者第15-16页
        2.志愿组织第16页
        3.志愿服务第16-17页
        4.志愿精神第17-18页
    (二)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第18-22页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8-19页
        2.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第19-20页
        3.儒家仁爱义利思想第20-21页
        4.西方志愿服务基本理论第21-22页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含义及特点第22-26页
        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含义第22-23页
        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第23-26页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第26-38页
    (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27-30页
        1.志愿精神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第27-29页
        2.志愿服务礼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补充第29-30页
    (二)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第30-32页
        1.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第30-31页
        2.志愿服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活化的教育模式第31-32页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第32-36页
        1.提升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第33-34页
        2.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第34-35页
        3.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个体人格第35-36页
    (四)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第36-38页
        1.多样的实践活动形式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第36-37页
        2.提供实践育人的新方法第37-38页
三、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思考第38-48页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38-43页
        1.缺乏针对性的法律保障及制度规范第38-39页
        2.部分大学对志愿服务认同感不强第39-40页
        3.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功利化第40-41页
        4.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第41-43页
    (二)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途径选择第43-48页
        1.建立针对性的法律制度体系第44页
        2.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第44-45页
        3.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形成合力第45-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问题研究--以S省为例
下一篇:个体化境遇下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