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问题研究--以S省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研究背景 | 第8页 |
2.研究问题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关于国内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研究 | 第9-12页 |
2.关于国外考试招生制度的相关政策研究 | 第12-13页 |
3.评述 | 第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2.现实意义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2.访谈调查法 | 第14-16页 |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厘定 | 第16-23页 |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政策梳理 | 第16-18页 |
(二)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独特价值 | 第18-19页 |
1.自主招生与统一高考 | 第18-19页 |
2.自主招生与特殊类型招生 | 第19页 |
(三)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政策目标 | 第19-23页 |
1.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第19-20页 |
2.选拔个性化创新型人才 | 第20-21页 |
3.引领中学素质教育 | 第21-23页 |
二、S省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23-33页 |
(一)高校自主权实现存在困难 | 第23-26页 |
1.高校有能力自主行使的权利受限 | 第23-25页 |
2.规定高校可行使权利依据不详 | 第25-26页 |
(二)自主招生背离人才选拔初衷 | 第26-28页 |
1.“竞赛类奖项”限制潜质型考生 | 第26-27页 |
2.“优惠政策”缺乏后期培养吸引力 | 第27页 |
3.“冷门专业”扭曲特色招生本意 | 第27-28页 |
(三)自主招生的素质教育导向不足 | 第28-30页 |
1.中学与高校自主招生信息断层 | 第28-29页 |
2.高校选拔方式与中学教学模式脱节 | 第29-30页 |
(四)自主招生的公平性成为质疑焦点 | 第30-33页 |
1.城市弱势群体缺乏保障 | 第30-31页 |
2.招录全程透明度仍有欠缺 | 第31页 |
3.试点高校分配尚有偏颇 | 第31-33页 |
三、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中问题成因分析 | 第33-36页 |
(一)政策文本表达模糊 | 第33页 |
(二)权责划分尚未清晰 | 第33-34页 |
(三)政策执行利益牵制 | 第34-35页 |
(四)政策配套机制欠缺 | 第35-36页 |
四、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问题的匡正策略 | 第36-44页 |
(一)规范政策文本表述 | 第36-37页 |
1.政府层面,提升政策科学性 | 第36页 |
2.高校层面,加强政策实操性 | 第36-37页 |
(二)明晰利益主体职责 | 第37-38页 |
1.扭转利益主体观念 | 第37-38页 |
2.合理细化权责分配 | 第38页 |
(三)完善人才选拔培养体系 | 第38-41页 |
1.形成中学与高校的对接模式 | 第38-39页 |
2.优化自主招生选拔录取程序 | 第39-40页 |
3.探寻自主招生人才培养路径 | 第40-41页 |
(四)形成“三位一体”配套机制 | 第41-44页 |
1.建立物质支持为导向的保障机制 | 第41-42页 |
2.初步试行奖惩并行的激励机制 | 第42页 |
3.构建民主与法制统一的制约机制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