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 第11-13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5-17页 |
1.3.2 PPP模式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1.3.3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9-21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5 研究流程图 | 第24-25页 |
2 相关理论及主要概念界定 | 第25-41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页 |
2.1.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5-26页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6-27页 |
2.1.4 博弈论 | 第27-28页 |
2.1.5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8页 |
2.2 棚户区改造基础研究 | 第28-33页 |
2.2.1 棚户区改造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2.2.2 棚户区改造的运作模式 | 第29-31页 |
2.2.3 我国棚户区改造资金现状及融资模式 | 第31-32页 |
2.2.4 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的业务模式 | 第32-33页 |
2.3 PPP模式的研究 | 第33-41页 |
2.3.1 PPP模式的概念 | 第33-34页 |
2.3.2 PPP模式的特征 | 第34-35页 |
2.3.3 PPP模式的分类 | 第35-37页 |
2.3.4 我国常见PPP模式的运作方式 | 第37-39页 |
2.3.5 PPP模式操作的选择原则 | 第39页 |
2.3.6 我国PPP模式的发展概括 | 第39-41页 |
3 孝义市棚户区改造现状及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第41-49页 |
3.1 孝义市棚户区改造现状 | 第41-43页 |
3.1.1 孝义市棚户区改造背景 | 第41页 |
3.1.2 孝义市现有棚户区改造模式 | 第41-43页 |
3.2 孝义市棚户区改造融资现状分析 | 第43-45页 |
3.2.1 孝义市经济发展现状 | 第43-44页 |
3.2.2 孝义市棚改融资特点 | 第44-45页 |
3.3 PPP模式在孝义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45-49页 |
4 孝义市棚户区改造PPP运作模式设计 | 第49-53页 |
4.1 运作流程 | 第49-50页 |
4.2 棚改PPP项目参与主体职能 | 第50-51页 |
4.3 孝义市棚户区改造PPP模式的流程设计 | 第51-53页 |
5 孝义市棚户区改造PPP模式的风险管理和利益分配 | 第53-65页 |
5.1 PPP风险管理 | 第53-58页 |
5.1.1 风险识别 | 第53-55页 |
5.1.2 不完全信息静态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构建 | 第55-58页 |
5.2 棚改PPP项目风险分担 | 第58-60页 |
5.2.1 棚改PPP项目风险分担原则 | 第58-59页 |
5.2.2 棚改PPP项目风险分担框架建议 | 第59-60页 |
5.3 利益分配 | 第60-61页 |
5.4 成功模式 | 第61-65页 |
5.4.1 焦作模式 | 第61-62页 |
5.4.2 徐州模式 | 第62-65页 |
6 孝义市棚改开展PPP模式的建议 | 第65-69页 |
6.1 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 | 第65页 |
6.2 创新融资方式 | 第65页 |
6.3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 第65-66页 |
6.4 健全工作机制 | 第66-67页 |
6.5 完善法律法规 | 第67页 |
6.6 加强人才培养 | 第67-69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