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特色 | 第18-20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研究特色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32页 |
一、合作学习 | 第20-22页 |
(一)合作学习定义 | 第20页 |
(二)合作学习特点 | 第20-22页 |
(三)合作学习要素 | 第22页 |
二、综合探究课 | 第22-28页 |
(一)综合探究课含义 | 第22-23页 |
(二)综合探究课内容 | 第23-27页 |
(三)综合探究课特点 | 第27-28页 |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一)社会互赖理论 | 第28页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8-29页 |
(三)需要层次理论 | 第29页 |
(四)建构主义理论 | 第29页 |
四、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 第29-32页 |
(一)有利于落实新课改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29-30页 |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社会化,符合综合探究课性质 | 第30页 |
(三)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提升学生非智力品质 | 第30-31页 |
(四)有利于提升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 第31页 |
(五)有利于单元知识巩固扩展,加强教材功能的实施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中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2-48页 |
一、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32-41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32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32-34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34-41页 |
二、合作学习在综合探究课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5页 |
(一)综合探究课中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化 | 第41-42页 |
(二)综合探究课中小组成员参与不均衡 | 第42-43页 |
(三)综合探究课中探究合作时间不充裕 | 第43页 |
(四)综合探究课中课堂问题设置不明确 | 第43-44页 |
(五)综合探究课中小组总结评价不到位 | 第44-45页 |
三、合作学习在综合探究课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5-48页 |
(一)传统教学思想影响 | 第45页 |
(二)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 第45-46页 |
(三)教师自身定位问题 | 第46页 |
(四)学校教学条件限制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 第48-57页 |
一、合作学习准备阶段 | 第48-51页 |
(一)提升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 第48-49页 |
(二)培养学生合作规则观念 | 第49-50页 |
(三)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 第50-51页 |
二、合作学习实施阶段 | 第51-54页 |
(一)教师发挥引领作用 | 第51-53页 |
(二)学生突显主体地位 | 第53-54页 |
三、合作学习评价阶段 | 第54-57页 |
(一)科学总结合作学习成果 | 第54-55页 |
(二)优化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附录一 问卷调查 | 第61-62页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