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场效应器件论文

基于量子点的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引言第11-13页
    1.2 溶液过程材料简介第13-17页
        1.2.1 胶体量子点第13-15页
        1.2.2 有机物第15-17页
    1.3 胶体量子点光探测器发展历程第17-19页
    1.4 光电导型量子点光探测器第19-20页
    1.5 量子点光电二极管第20-21页
    1.6 量子点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第21-25页
        1.6.1 横向量子点场效应晶体管结构第22-23页
        1.6.2 横向量子点场效应晶体管电学原理第23-24页
        1.6.3 垂直场效应晶体管第24-25页
    1.7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9页
第二章 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原理第29-41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导电原理第30-34页
        2.2.1 等势面第30-31页
        2.2.2 反转点第31页
        2.2.3 沟道中的电流第31-32页
        2.2.4 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导电原理第32-33页
        2.2.5 相关电学特征参数第33-34页
    2.3 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光电响应原理第34-35页
    2.4 量子点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性能参数第35-39页
        2.4.1 增益第35-37页
        2.4.2 电流响应度第37页
        2.4.3 外量子效率第37页
        2.4.4 噪声与探测率第37-39页
    2.5 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基于量子点的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制备与表征第41-53页
    3.1 量子点的制备第41-46页
        3.1.1 量子点的反应过程第41-44页
        3.1.2 量子点的表征第44-46页
    3.2 金银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第46-49页
        3.2.1 金银纳米线的制备第47-48页
        3.2.2 金银纳米线的表征第48-49页
    3.3 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制备过程第49-51页
        3.3.1 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器件结构第49页
        3.3.2 金属电极的蒸镀第49-50页
        3.3.3 量子点光敏层的制备第50-51页
    3.4 量子点光电晶体管的电学测量第51页
    3.5 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基于量子点的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第53-65页
    4.1 引言第53-54页
    4.2 PbSe量子点简介第54-55页
    4.3 量子点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制备,表征及测量第55-57页
        4.3.1 PbSe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第55页
        4.3.2 金银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第55-56页
        4.3.3 器件的制备,表征及测量第56-57页
    4.4 量子点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电学性质第57-59页
        4.4.1 器件的电学工作原理第57-58页
        4.4.2 器件的传输特性及转移特性第58页
        4.4.3 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第58-59页
    4.5 量子点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光学特性第59-64页
        4.5.1 器件的光学传感机制第59页
        4.5.2 不同光照强度下器件的电流特性第59-60页
        4.5.3 电流响应度第60-61页
        4.5.4 增益第61-62页
        4.5.5 探测率第62页
        4.5.6 瞬时光开关响应第62-64页
        4.5.7 器件的光探测性能与ZnO纳米结构器件的比较第64页
    4.6 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沟道长度对量子点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性能的影响第65-77页
    5.1 引言第65-66页
    5.2 不同沟道长度的器件制备及表征第66-69页
        5.2.1 量子点的特性第66-67页
        5.2.2 金银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第67页
        5.2.3 量子点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制备及表征第67-69页
    5.3 不同沟道长度垂直结构量子点器件的电学特性第69-70页
        5.3.1 270 nm沟道长度器件的传输特性及转移特性第69-70页
        5.3.2 沟道长度对场效应迁移率的影响第70页
    5.4 不同沟道长度量子点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的性能第70-76页
        5.4.1 沟道长度为980nm的光探测性能第70-73页
        5.4.2 不同沟道长度相同光照强度下的光电响应特性第73-75页
        5.4.3 沟道长度对器件响应时间的影响第75-76页
    5.5 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基于P3HT/PbS量子点层异质结垂直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第77-93页
    6.1 引言第77-78页
    6.2 量子点和聚合物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简介第78-79页
        6.2.1 P3HT简介第78-79页
        6.2.2 量子点/有机物复合场效应光电晶体管第79页
    6.3 器件制备及表征第79-82页
        6.3.1 PbS量子点的制备及表征第79-80页
        6.3.2 金银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第80-81页
        6.3.3 器件的制备,表征及测试第81-82页
    6.4 器件的传输特性及转移特性第82-83页
    6.5 器件的光探测性能第83-87页
        6.5.1 不同光照强度下器件的电流特性第83-84页
        6.5.2 器件的电流响应度及外量子效率第84-85页
        6.5.3 器件的增益第85页
        6.5.4 器件的探测率第85-87页
    6.6 器件的光开关响应第87-89页
    6.7 器件的光电响应机制第89-90页
    6.8 溶液过程复合光探测器性能总结第90-92页
    6.9 小结第92-9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3-95页
    7.1 总结第93-94页
    7.2 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2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探索式信息检索的量子交互模型
下一篇:使用结合神经网络和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对微波器件的电磁行为进行参数化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