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逮捕程序的运行问题研究--以卢某强奸杀人案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案情回顾和争议问题 | 第13-20页 |
1.1 案情回顾 | 第13-14页 |
1.2 争议问题 | 第14-20页 |
1.2.1 疑罪从轻的办案思维影响 | 第15-17页 |
1.2.2 证据采集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1.2.3 检察机关疏于对侦查活动的监督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本案引发的审查逮捕程序的法理分析 | 第20-30页 |
2.1 审查逮捕程序概述 | 第20-21页 |
2.1.1 审查逮捕程序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审查逮捕程序的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2.2 疑罪从轻对诉讼程序的负面影响 | 第21-23页 |
2.2.1 疑罪从轻对疑罪从无原则适用产生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2 解决疑罪从无法律理念的难点 | 第22-23页 |
2.3 证据制度的执行问题 | 第23-26页 |
2.3.1 证据裁判原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3-25页 |
2.3.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的困境 | 第25-26页 |
2.4 检察院侦查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2.4.1 检警信息沟通不畅 | 第26-27页 |
2.4.2 检察院侦查监督范围狭窄 | 第27-28页 |
2.4.3 检察院侦查监督力度有限 | 第28页 |
2.4.4 逮捕后问题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审查逮捕程序运行的法律完善 | 第30-43页 |
3.1 严格贯彻疑罪从无原则 | 第30-32页 |
3.2 证据制度的完善 | 第32-35页 |
3.2.1 贯彻证据裁判原则 | 第32-33页 |
3.2.2 证据筛选活动的诉讼化改造 | 第33-34页 |
3.2.3 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4-35页 |
3.3 检察院侦查监督机制的完善 | 第35-37页 |
3.3.1 构建检警信息共享平台 | 第35页 |
3.3.2 拓宽检察院侦查监督范围 | 第35-36页 |
3.3.3 赋予检察院制裁性监督权 | 第36-37页 |
3.3.4 评估逮捕后风险 | 第37页 |
3.4 审查逮捕程序的完善建议 | 第37-43页 |
3.4.1 拟定条件适用的规则解释 | 第37-38页 |
3.4.2 构建审查逮捕程序诉讼化模式 | 第38-39页 |
3.4.3 探索逮捕必要性审查的相关机制 | 第39-40页 |
3.4.4 审查逮捕听证程序的实践探索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