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1.5 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2.1 创新能力的内涵 | 第16-17页 |
2.2 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研究 | 第17-18页 |
2.3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2.3.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2.3.2 国外创新能力测量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2.4 创新能力现状和培养模式研究 | 第21-23页 |
2.4.1 创新能力现状 | 第21页 |
2.4.2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第21-23页 |
2.5 相关理论和方法 | 第23-27页 |
2.5.1 内隐理论和外显理论 | 第23页 |
2.5.2 冰山模型 | 第23-24页 |
2.5.3 洋葱模型 | 第24-25页 |
2.5.4 层次分析法(AHP) | 第25-27页 |
2.6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 第28-33页 |
3.1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3.2 行为事件访谈及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提炼 | 第29-31页 |
3.2.1 行为事件访谈 | 第29-30页 |
3.2.2 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提炼 | 第30-31页 |
3.3 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43页 |
4.1 问卷设计、发放与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4.2 问卷信度和项目区分度检验 | 第34-35页 |
4.2.1 项目区分度检验 | 第34页 |
4.2.2 信度检验 | 第34-35页 |
4.3 因子分析 | 第35-38页 |
4.4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要素内涵 | 第38-39页 |
4.5 创新能力体系各指标权重确定 | 第39-43页 |
4.5.1 以思维能力为例计算三级指标权重向量 | 第39-40页 |
4.5.2 权重的最终确定 | 第40-43页 |
第五章 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43-52页 |
5.1 测评问卷的发放与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5.2 测评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5.3 提升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策略 | 第46-52页 |
5.3.1 个人角度的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 第47-48页 |
5.3.2 团队角度的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 第48-50页 |
5.3.3 学校角度的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 第50-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5页 |
6.1 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6.2 研究的不足 | 第53-54页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7页 |
附录1 | 第60-61页 |
附录2 | 第61-62页 |
附录3 | 第62-63页 |
附录4 | 第63-65页 |
附录5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