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社会福利及福利制度 | 第8-20页 |
1.1 社会福利概念的探讨 | 第8-11页 |
1.1.1 社会福利的概念 | 第8-10页 |
1.1.2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 第10-11页 |
1.2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 | 第11-14页 |
1.2.1 社会慈善阶段 | 第11-12页 |
1.2.2 社会福利制度化阶段 | 第12-13页 |
1.2.3 福利国家阶段 | 第13页 |
1.2.4 福利国家的危机与改革阶段 | 第13-14页 |
1.3 西方主要社会福利思想 | 第14-20页 |
1.3.1 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 第14-16页 |
1.3.2 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 第16-17页 |
1.3.3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指导思想 | 第20-29页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社会福利思想 | 第20-22页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福利思想 | 第20-22页 |
2.1.2 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 | 第22页 |
2.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 第22-25页 |
2.2.1 毛泽东的社会福利观 | 第22-24页 |
2.2.2 邓小平的社会福利观 | 第24-25页 |
2.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 第25-29页 |
2.3.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 第25-27页 |
2.3.2 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构想 | 第29-37页 |
3.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根本原则 | 第29-30页 |
3.2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重要要求 | 第30-31页 |
3.3 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最终目的 | 第31-37页 |
3.3.1 以人为本是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 | 第31-32页 |
3.3.2 发展是社会福利制度的根本要求 | 第32-33页 |
3.3.3 统筹兼顾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方法 | 第33-34页 |
3.3.4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现状及改革思路 | 第37-48页 |
4.1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37-40页 |
4.1.1 社会福利制度的初步建设阶段 | 第37-38页 |
4.1.2 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受挫、恢复阶段 | 第38-39页 |
4.1.3 社会福利制度的转型、改革阶段 | 第39-40页 |
4.2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不足 | 第40-42页 |
4.2.1 概念定位不准确、制度体系不科学 | 第40页 |
4.2.2 政府责任不明确、社会化程度低 | 第40-41页 |
4.2.3 福利覆盖面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 第41页 |
4.2.4 福利事业发展不均衡 | 第41页 |
4.2.5 社会福利立法工作滞后 | 第41-42页 |
4.3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 第42-45页 |
4.3.1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现实性 | 第42-44页 |
4.3.2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可能性 | 第44-45页 |
4.4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第45-48页 |
4.4.1 完善社会福利体系 | 第45页 |
4.4.2 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 第45-46页 |
4.4.3 加强福利制度立法建设 | 第46-47页 |
4.4.4 加快农村福利发展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