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褶伞菌论文

厚朴木质部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综述第11-20页
    1.新型栽培基质生产食药用菌的研究进展第11-17页
        1.1 果实类栽培食药用菌第11-12页
        1.2 中药类栽培食药用菌第12-13页
            1.2.1 中药材栽培食药用菌第12页
            1.2.2 中药材非药用部位栽培食药用菌第12-13页
            1.2.3 中药渣栽培食药用菌第13页
        1.3 草料类栽培食药用菌第13-14页
        1.4 木材类栽培食药用菌第14-15页
        1.5 粪便栽培食药用菌第15-16页
        1.6 食药用菌生产废料栽培食药用菌第16页
        1.7 蔬菜类副产物栽培食药用菌第16-17页
    2.新型栽培基质生产食药用菌的问题与展望第17-18页
        2.1 存在的问题第17页
            2.1.1 新型栽培基质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第17页
            2.1.2 相应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有待研究第17页
            2.1.3 地域性强第17页
        2.2 前景展望第17-18页
    3.厚朴及其非药用部位研究概述第18-20页
        3.1 厚朴第18页
        3.2 厚朴非药用部位第18-20页
正文第20-57页
    第一章 厚朴木质部的成分分析第20-23页
        1.厚朴木质部的成分分析第20-21页
            1.1 材料第20页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20-21页
                1.2.1 仪器与对照品第20页
                1.2.2 色谱条件第20页
                1.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20页
                1.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0-21页
                1.2.5 测定法第21页
            1.3 营养成分测定第21页
        2.结果与分析第21-22页
        3.讨论第22页
        4.结论第22-23页
    第二章 厚朴木质部栽培平菇试验第23-32页
        1.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1.1 供试菌种第23页
            1.2 试验地点第23页
            1.3 培养基来源第23页
            1.4 试验设计第23页
            1.5 培养基质第23页
            1.6 菌种制备第23-24页
            1.7 栽培流程第24页
            1.8 不同配方的平菇农艺指标分析第24页
            1.9 不同配方的平菇营养成分分析第24页
            1.10 不同配方的平菇安全卫生指标分析第24-25页
                1.10.1 不同配方的平菇卫生指标分析第24页
                1.10.2 不同配方的平菇急性毒性试验第24-25页
            1.11 不同配方的平菇药效学试验分析第25-27页
                1.11.1 不同配方的平菇对小鼠溶血素的影响试验第25-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2.1 不同配方的平菇农艺指标比较第27-28页
            2.2 不同配方的平菇营养成分比较第28页
            2.3 不同配方的平菇安全卫生指标比较第28-30页
                2.3.1 不同配方的平菇卫生指标比较第28-29页
                2.3.2 不同配方的平菇急性毒性试验第29-30页
            2.4 不同配方的平菇药效学比较第30-31页
                2.4.1 不同配方的平菇对小鼠溶血素试验的影响第30-31页
        3.讨论第31页
        4.结论第31-32页
    第三章 厚朴木质部栽培黄背木耳试验第32-44页
        1.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1.1 供试菌种第32页
            1.2 试验地点第32页
            1.3 培养基来源第32页
            1.4 试验设计第32页
            1.5 培养基质第32页
            1.6 菌种制备第32-33页
            1.7 栽培流程第33页
            1.8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农艺指标分析第33页
            1.9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营养成分分析第33-34页
                1.9.1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分析第33页
                1.9.2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多糖含量分析第33-34页
            1.10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安全卫生指标分析第34-35页
                1.10.1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卫生指标分析第34页
                1.10.2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急性毒性试验第34-35页
            1.11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药效学试验分析第35-37页
                1.11.1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对蛋黄所致的高脂模型的影响试验第35-36页
                1.11.2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对大分子右旋糖酐所致的急性血瘀模型的影响试验第36-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2.1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农艺指标比较第37-38页
            2.2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营养成分比较第38-39页
            2.3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安全卫生指标比较第39-40页
                2.3.1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卫生指标比较第39-40页
                2.3.2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急性毒性试验第40页
            2.4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药效学比较第40-42页
                2.4.1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对蛋黄所致的高脂模型的影响第40-42页
                2.4.2 不同配方的黄背木耳对大分子右旋糖酐所致急性血瘀模型的影响第42页
        3.讨论第42-43页
        4.结论第43-44页
    第四章 厚朴木质部栽培灵芝试验第44-57页
        1.材料与方法第44-50页
            1.1 供试菌种第44页
            1.2 试验地点第44页
            1.3 培养基来源第44页
            1.4 试验设计第44页
            1.5 培养基质第44页
            1.6 菌种制备第44页
            1.7 栽培流程第44页
            1.8 不同配方的灵芝农艺指标分析第44页
            1.9 不同配方的灵芝营养成分分析第44-46页
                1.9.1 不同配方的灵芝多糖含量分析第44-45页
                1.9.2 不同配方的灵芝三萜含量分析第45-46页
            1.10 不同配方的灵芝安全卫生指标分析第46-47页
                1.10.1 不同配方的灵芝卫生指标分析第46页
                1.10.2 不同配方的灵芝急性毒性试验第46-47页
            1.11 不同配方的灵芝药效分析第47-50页
                1.11.1 不同配方的灵芝改善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试验第47-48页
                1.11.2 不同配方的灵芝改善戊巴比妥钠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试验第48-50页
        2.结果与分析第50-55页
            2.1 不同配方的灵芝农艺指标比较第50页
            2.2 不同配方的灵芝营养成分比较第50-52页
            2.3 不同配方的灵芝安全卫生指标比较第52-53页
                2.3.1 不同配方的灵芝卫生指标比较第52-53页
                2.3.2 不同配方的灵芝子实体急性毒性试验第53页
            2.4 不同配方的灵芝改善学习记忆障碍作用的比较第53-55页
                2.4.1 不同配方的灵芝对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第53-54页
                2.4.2 不同配方的灵芝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第54-55页
        3.讨论第55-56页
        4.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位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愈伤组织为受体转化玉米光敏色素基因
下一篇:四川地区鸭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