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序言 | 第10-15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课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课题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及研究问题 | 第12-14页 |
1.3.1 课题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1.3.2 课题的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1.3.3 课题研究的问题和内容 | 第14页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2.1 高效课堂的形成发展简述 | 第15-16页 |
2.2 高效课堂在国内外数学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 第16页 |
2.3 现代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 第16-18页 |
2.4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防止教学内容"去数学化" | 第18-23页 |
2.4.1 激发兴趣,创设愉快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 第18页 |
2.4.2 呈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 第18-20页 |
2.4.3 揭示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发展学生思维 | 第20-22页 |
2.4.4 扩充信息,增加教学的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数学高效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 第23-47页 |
3.1 教学策略相关理论 | 第23页 |
3.2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制定原则 | 第23-29页 |
3.2.1 数学高效课堂中相关性原则 | 第23-26页 |
3.2.2 数学高效课堂中典型性原则 | 第26-27页 |
3.2.3 数学高效课堂中可接受性原则 | 第27页 |
3.2.5 数学高效课堂中趣味性原则 | 第27-29页 |
3.3 营造数学氛围,使数学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 第29-32页 |
3.3.1 搜集数学家的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 第29-30页 |
3.3.2 查找数学符号来源,体会数学发明过程 | 第30-31页 |
3.3.3 探访数学名题,领略数学文化精髓 | 第31-32页 |
3.4 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意识 | 第32-34页 |
3.4.1 揭示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 第32-33页 |
3.4.2 展示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 第33-34页 |
3.4.3 预示数学知识发展的前景 | 第34页 |
3.5 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多角度地展示数学魅力 | 第34-35页 |
3.5.1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魅力 | 第34-35页 |
3.5.2 数学是科学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方法 | 第35页 |
3.5.3 教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问题 | 第35页 |
3.6 揭示数学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 第35-39页 |
3.6.1 感知美的存在,建立起"美"与"真"的对应关系 | 第36-37页 |
3.6.2 学会欣赏美,体会以美启真的力量 | 第37-39页 |
3.7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案例 | 第39-47页 |
第4章 关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效果的分析研究 | 第47-50页 |
4.1 高效课堂教学要产生效果有的有短期效果,有的效果考察具有长期性 | 第47页 |
4.2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产生效果有很强的指向性 | 第47页 |
4.3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 | 第47-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书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