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基于创新技法的机构拓扑结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插图索引第13-15页
附表索引第15-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6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2 机构拓扑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7页
        1.2.1 稳定拓扑机构研究状况第18-23页
        1.2.2 变拓扑机构研究状况第23-26页
        1.2.3 机构综合再创新研究状况第26-27页
    1.3 创新技法研究概况第27-30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30-34页
    1.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2章 基于物-场模型的机构拓扑系统描述第36-54页
    2.1 机构拓扑结构的集合论定义第36-39页
    2.2 TRIZ 物-场模型分析概述第39-41页
    2.3 机构拓扑系统描述第41-48页
        2.3.1 机构拓扑层次结构的一般描述方法第41-45页
        2.3.2 机构拓扑系统的物-场模型第45-48页
    2.4 运动副物-场模型特例分析第48-50页
        2.4.1 复合铰链物-场模型分析第48-49页
        2.4.2 变胞运动副物-场模型分析第49-50页
    2.5 机构拓扑系统描述示例第50-53页
        2.5.1 机构拓扑结构集合论描述示例第50-52页
        2.5.2 机构拓扑系统物-场模型描述示例第52-53页
    2.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3章 基于功能独立性的含复合铰运动链拓扑描述与同构识别第54-69页
    3.1 功能独立性公理概述第54-56页
    3.2 基于功能独立性公理的复合铰解耦方案第56-59页
        3.2.1 复合铰功能域与物理域的映射第56-57页
        3.2.2 复合铰链解耦方案第57-59页
    3.3 含复合铰运动链的转化矩阵描述第59-63页
        3.3.1 运动链的转化邻接矩阵第59-61页
        3.3.2 转化邻接矩阵的性质第61-63页
    3.4 含复合铰运动链的同构识别第63-64页
    3.5 示例第64-68页
    3.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基于多种创新技法的变胞运动副描述与分析第69-87页
    4.1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运动副物-场“物质”描述第69-74页
        4.1.1 复杂性理论概述第69-70页
        4.1.2 运动副“物质”的复杂性描述第70-74页
    4.2 基于组合技法的运动副物-场“场”描述第74-79页
        4.2.1 组合技法概述第74-75页
        4.2.2 运动副“场”的组合描述第75-79页
    4.3 运动副的变胞描述第79-82页
        4.3.1 基于组合技法的运动副变胞基因第80-81页
        4.3.2 基本运动副变胞模型第81-82页
        4.3.3 运动副变胞链第82页
    4.4 效应匹配的运动副变胞实现方式第82-85页
        4.4.1 效应概述第82-84页
        4.4.2 运动副变胞实现方式第84-85页
    4.5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基于冲突问题解决方案的变拓扑机构描述与分析第87-105页
    5.1 变拓扑机构构态变化的分析第87-89页
        5.1.1 机构构态变化的参数分析第87-88页
        5.1.2 机构构态变换的条件第88-89页
    5.2 变拓扑机构物理冲突及解决方案第89-92页
        5.2.1 TRIZ 冲突解决方法概述第89-90页
        5.2.2 变拓扑机构的物理冲突分析第90页
        5.2.3 变拓扑机构物理冲突解决方案第90-92页
    5.3 胞源机构的数学描述第92-95页
        5.3.1 胞源机构集合论描述第92-94页
        5.3.2 胞源机构螺旋系表达第94页
        5.3.3 胞源机构邻接矩阵第94-95页
    5.4 变胞机构变胞矩阵和变胞方程第95-98页
    5.5 变拓扑机构分析示例第98-104页
        5.5.1 构态变换条件分析示例第98-100页
        5.5.2 变胞过程分析示例第100-104页
    5.6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6章 基于裁剪法和设计目录的机构综合专利利用与规避再创新第105-123页
    6.1 TRIZ 裁剪法第105-106页
    6.2 设计目录概述第106-108页
    6.3 机构综合专利利用与规避再创新过程模型第108-110页
    6.4 两轮摩托车后轮悬挂系统机构综合再创新第110-122页
        6.4.1 专利查询与分析第110-113页
        6.4.2 机构数综合第113-117页
        6.4.3 机构型综合第117-122页
    6.5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结论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材料和水分管理对稻田土壤pH和碳氮矿化的影响
下一篇:微藻高油脂的生物合成与膜基萃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