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信用卡信用风险及利率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导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5页
     ·信用风险方面第11-12页
     ·信息不对称方面第12-13页
     ·信用卡定价方面第13-14页
     ·待研究的问题第14-15页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本文的框架第15-16页
     ·本文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信用卡及其风险概述第17-30页
   ·信用卡概述第17-23页
     ·我国对信用卡的界定第17-18页
     ·国内外信用卡的发展概况第18-23页
   ·信用卡风险概述第23-27页
     ·信用卡风险分类第23-25页
     ·信用卡风险相关理论分析第25-27页
   ·信用风险概述第27-30页
     ·新巴塞尔协议对信用卡信用风险的界定第27页
     ·信用卡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7-30页
第3章 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分析——信息不对称第30-37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第30-31页
     ·信息不对称概念第30页
     ·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概念第30-31页
   ·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第31-34页
     ·贷款利率和风险系数的综合效应第31-32页
     ·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市场均衡第32-33页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第33-34页
   ·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风险表现第34-37页
     ·发卡机构与持卡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第34-35页
     ·发卡行与相关部门之间、发卡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第35页
     ·信息不对称下的制度设计缺陷第35-36页
     ·发卡机构的逆向选择行为进一步加大道德风险第36-37页
第4章 信用卡利率价格的决定第37-45页
   ·信用卡定价概述第37-38页
     ·利率定价第37页
     ·年费定价第37-38页
     ·商户结算手续费第38页
   ·利率定价的理论模型第38-40页
     ·基于风险的利率定价模型——利率溢价模型第38-39页
     ·基于信用评分的利率定价第39页
     ·隐性利率定价法第39-40页
   ·利率定价机制改革的实践第40-45页
     ·美国信用卡利率机制改革及启示第40-42页
     ·我国现行信用卡利率机制的问题及改革第42-45页
第5章 NETLOGO实验第45-56页
   ·NETLOGO软件介绍第45页
   ·实验思路及模型构建第45-48页
     ·逆向选择模型的构建第45-47页
     ·利率调整模型的构建第47-48页
   ·实验结果第48-54页
     ·逆向选择模型的实验结果第48-50页
     ·利率调整模型的实验结果第50-54页
   ·实验结论及实验结果的评价第54-56页
     ·实验结论第54-55页
     ·实验结果的评价第55-5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研究结论第56-57页
   ·研究展望第57-58页
附录第58-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后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监管独立性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