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独立性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问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金融监管独立性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金融监管独立性的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金融监管独立性的科学解释 | 第15-19页 |
·独立性与统一性:关于金融监管独立性的哲学基础 | 第15-16页 |
·集权与分权:关于金融监管独立性的法学基础 | 第16-17页 |
·成本与收益:关于金融监管独立性的经济学基础 | 第17-19页 |
·金融监管独立性的基本内容 | 第19-22页 |
·金融监管独立性的内涵 | 第19-20页 |
·金融监管独立性的必要性 | 第20页 |
·金融监管独立性的要素 | 第20-22页 |
第3章 政府、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独立性的关系 | 第22-28页 |
·政府与金融监管独立性的关系 | 第22-25页 |
·金融监管独立性的行政基础 | 第22-23页 |
·金融行政监管与金融其他监管的比较 | 第23-24页 |
·金融行政监管的利弊分析 | 第24-25页 |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独立性的关系 | 第25-28页 |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责存废分析 | 第25-26页 |
·具备金融监管职能的央行独立性分析 | 第26页 |
·央行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第4章 国外金融监管独立性及其经验与启示 | 第28-34页 |
·国外金融监管独立性比较 | 第28-31页 |
·美国金融监管独立性 | 第28-29页 |
·英国金融监管独立性 | 第29-30页 |
·日本金融监管独立性 | 第30-31页 |
·国外金融监管独立的经验与启示 | 第31-34页 |
·行政干预要适当 | 第31-32页 |
·建立稳定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 第32页 |
·统一监管模式更有利于独立性的加强 | 第32-34页 |
第5章 我国金融监管独立性的现状与问题 | 第34-40页 |
·我国金融监管独立性现状 | 第34-38页 |
·我国金融监管发展情况 | 第34-35页 |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 | 第35-37页 |
·我国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37-38页 |
·我国金融监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我国政府干预过多 | 第38页 |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 第38-39页 |
·金融监管模式与监管独立存在不适应 | 第39-40页 |
第6章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独立性的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减少政府行政干预 | 第40-42页 |
·进一步发展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第40-41页 |
·保证金融监管机构充分必要的独立性 | 第41-42页 |
·构建高效稳定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 第42-43页 |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的法律法规 | 第42页 |
·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沟通机制 | 第42-43页 |
·建立对金融监管机构的制衡机制 | 第43-45页 |
·人大与政府的制衡 | 第43-44页 |
·中央银行的制衡 | 第44页 |
·行业与社会公众的制衡 | 第44-45页 |
·逐渐向统一监管模式过渡 | 第45-47页 |
·我国建立统一监管模式的长远分析 | 第45-46页 |
·牵头监管模式是过渡阶段的现实选择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