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弹塑性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及课题来源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我国规范关于填充墙和楼板的相关规定第12-14页
    1.3 本文致力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及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第16-23页
    2.1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工作性能的影响第16-17页
    2.2 填充墙的受力和工作机理第17-18页
    2.3 填充墙破坏模式第18-19页
    2.4 框架填充墙结构受力计算模型第19-21页
    2.5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计算方法第21-23页
第3章 框架—填充墙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第23-35页
    3.1 材料模型第23-25页
        3.1.1 钢筋混凝土梁、柱材料模型第23页
        3.1.2 填充墙材料模型第23-25页
    3.2 模型参数介绍与计算第25-27页
        3.2.1 单个等效斜撑模型第25-26页
        3.2.2 Wale三个等效斜撑模型第26-27页
    3.3 分析模型在软件中的实现第27-28页
    3.4 填充墙模型的验证第28-30页
    3.5 本文框架—填充墙结构分析模型第30-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对比第35-51页
    4.1 模态分析结果第35-38页
    4.2 结构位移分析结果第38-44页
    4.3 结构受力分析第44-49页
        4.3.1 楼层层间剪力第45-48页
        4.3.2 构件受力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弹塑性时程分析第51-84页
    5.1 关于地震波第51-52页
    5.2 设防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第52-74页
        5.2.1 加速度对比分析第52-59页
        5.2.2 层间位移对比分析第59-67页
        5.2.3 层间剪力对比分析第67-74页
    5.3 罕遇地震非线性时程分析第74-81页
    5.4 本章小结第81-84页
第6章 楼板的影响第84-101页
    6.1 非线性分层壳单元第84-85页
    6.2 楼板分析模型的建立第85-86页
    6.3 板钢筋应力分析第86-90页
    6.4 楼板受拉翼缘计算宽度第90-99页
        6.4.1 计算方法及考虑因素第90页
        6.4.2 楼板受拉翼缘计算宽度分析结果第90-99页
    6.5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7章 静力弹塑性分析第101-127页
    7.1 抗震性能设防目标及其量化指标第101-103页
        7.1.1 抗震性能设防目标第101页
        7.1.2 抗震性能设防目标的量化指标第101-103页
    7.2 带填充墙和楼板实际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第103-111页
        7.2.1 多遇地震作用下Pushover分析对比第104-106页
        7.2.2 设防地震作用下Pushover分析对比第106-107页
        7.2.3 罕遇地震作用下Pushover分析对比第107-111页
    7.3 修正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法及其抗震性能分析第111-124页
        7.3.1 结构设计计算配筋分析对比第111-115页
        7.3.2 模型能力曲线第115-117页
        7.3.3 模型“三水准”对应的性能点确定第117-119页
        7.3.4 “三水准”性能目标的判断第119-124页
    7.4 本章小结第124-127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27-132页
    8.1 结论第127-131页
    8.2 展望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Learning的精品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UASB+A/O+折点氯化法处理高氨氮高有机物废水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