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B+A/O+折点氯化法处理高氨氮高有机物废水的工艺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课题来源及内容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1.3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1.4 创新点 | 第11页 |
1.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 第11-14页 |
1.2.1 厌氧生物处理理论原理 | 第11-13页 |
1.2.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 | 第13页 |
1.2.3 厌氧生物技术的优缺点 | 第13-14页 |
1.3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 第14-16页 |
1.3.1 活性污泥法 | 第14-15页 |
1.3.2 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 | 第15页 |
1.3.3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 | 第15页 |
1.3.4 生物膜 | 第15-16页 |
1.4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现状 | 第16-30页 |
1.4.1 物化技术处理现状 | 第16-21页 |
1.4.2 生物脱氮原理及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1.4.3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 第24-26页 |
1.4.4 生物脱氮新工艺 | 第26-29页 |
1.4.6 氨氮废水排放标准 | 第29-30页 |
第2章 工程概况 | 第30-35页 |
2.1 生物制药废水 | 第30-32页 |
2.1.1 性质特点 | 第30-31页 |
2.1.2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 第31-32页 |
2.2 废水概况 | 第32-33页 |
2.2.1 废水水质来源及特点 | 第32页 |
2.2.2 水质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2.3 工程工艺方案 | 第33-34页 |
2.3.1 流程 | 第33页 |
2.3.2 特点 | 第33-34页 |
2.4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说明 | 第34-35页 |
第3章 UASB工艺启动与运行效果及分析 | 第35-46页 |
3.1 UASB反应器 | 第35-38页 |
3.1.1 UASB结构 | 第35-36页 |
3.1.2 UASB原理 | 第36-37页 |
3.1.3 UASB特点 | 第37-38页 |
3.2 UASB反应器的启动 | 第38-41页 |
3.2.1 污泥接种 | 第38页 |
3.2.2 UASB启动 | 第38-39页 |
3.2.3 污泥形态及颗粒化过程 | 第39-41页 |
3.3 UASB运行效果分析 | 第41-43页 |
3.3.1 有机物去除效果 | 第41-42页 |
3.3.2 氨氮去除效果 | 第42-43页 |
3.4 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3.4.1 pH值和碱度 | 第43-44页 |
3.4.2 温度 | 第44页 |
3.4.3 氨氮浓度 | 第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第4章 A/O的启动 | 第46-58页 |
4.1 A/O工艺特点及应用 | 第46-47页 |
4.2 A/O的启动 | 第47-48页 |
4.3 A/O的运行效果分析 | 第48-50页 |
4.4 A/O的影响因素 | 第50-55页 |
4.4.1 温度 | 第51-52页 |
4.4.2 pH值 | 第52-53页 |
4.4.3 溶解氧 | 第53-54页 |
4.4.4 混合液的回流比 | 第54-55页 |
4.4.5 C/N比值 | 第55页 |
4.5 折点氯化法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第5章 UASB+A/O联合稳定运行数据及分析 | 第58-64页 |
5.1 COD_(cr)去除效果 | 第58-60页 |
5.2 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60-61页 |
5.3 折点氯化法脱氮 | 第61-62页 |
5.4 整体工艺流程处理效果 | 第62页 |
5.5 工厂投资成本的运算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建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