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5-2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9页
        1.1.2 研究意义第19-22页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2-25页
    1.3 概念界定第25-30页
        1.3.1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第25页
        1.3.2 股权激励第25-26页
        1.3.3 股票期权激励第26-30页
        1.3.4 激励收入第30页
        1.3.5 价值创造第30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图第30-32页
        1.4.1 研究方法第30-31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31-32页
    1.5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32-34页
        1.5.1 研究内容第32-33页
        1.5.2 全文章节安排第33-34页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34-36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36-74页
    2.1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第36-46页
        2.1.1 委托代理理论第36-41页
        2.1.2 人力资本理论第41-43页
        2.1.3 价值创造理论第43-44页
        2.1.4 企业契约理论第44-46页
    2.2 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第46-52页
        2.2.1 股权激励契约的由来第46-47页
        2.2.2 股权激励模式及其特点第47-49页
        2.2.3 股权激励对象及其分布第49-51页
        2.2.4 股权激励条件及其设置第51-52页
    2.3 股权激励模式的发展演化第52-60页
        2.3.1 股权激励制度环境的发展历程第52-53页
        2.3.2 探索、酝酿阶段的主要股权激励模式第53-55页
        2.3.3 发展阶段的主要股权激励模式第55-57页
        2.3.4 股权激励模式的利弊演化分析第57-60页
    2.4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第60-73页
        2.4.1 国外相关文献述评第60-67页
        2.4.2 国内相关文献述评第67-73页
    2.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三章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价值创造能力理论与实证第74-96页
    3.1 全流通时代对实施股权激励的意义第74-76页
    3.2 股票期权的特点及其激励机理分析第76-78页
        3.2.1 股票期权的特点第76页
        3.2.2 股票期权激励的作用机理分析第76-78页
    3.3 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的理论分析第78-82页
        3.3.1 股票期权激励对股东价值创造影响的理论分析第78-81页
        3.3.2 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平衡协调关系理论分析第81-82页
    3.4 股票期权激励对股东价值创造能力的实证研究第82-94页
        3.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83-85页
        3.4.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第85-90页
        3.4.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90-94页
    3.5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四章 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第96-116页
    4.1 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效果的相关文献述评第98-101页
    4.2 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第101-108页
        4.2.1 研究样本与指标选取第101-104页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04-108页
    4.3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08-115页
        4.3.1 研究样本第108页
        4.3.2 变量设计第108-110页
        4.3.3 模型构建第110-111页
        4.3.4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11-115页
    4.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五章 分形市场下股票期权激励利益协调机制研究第116-133页
    5.1 股票市场分形特征的实证检验第116-121页
        5.1.1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第116-118页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18-119页
        5.1.3 多重分形程度的量化分析第119-121页
    5.2 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协调机制研究第121-126页
    5.3 给股票期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启示第126-132页
    5.4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结论与展望第133-140页
    一、研究结论第133-135页
    二、政策建议第135-137页
    三、研究展望第137-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1页
附录第151-15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附件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运作机制研究
下一篇:一样自伤两样人:自伤青少年的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