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蒸发冷换热器的实验、仿真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2.1 蒸发冷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第12-15页
        1.2.2 蒸发冷换热器数学建模方法的研究第15-17页
        1.2.3 管翅式、填料式蒸发冷换热器研究第17-18页
        1.2.4 蒸发冷制冷机组的应用研究第18-19页
        1.2.5 综述小结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0-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1.3.3 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2章 管翅式蒸发冷换热器实验研究第23-45页
    2.1 实验目的第23页
    2.2 实验台设计第23-30页
        2.2.1 实验台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第23-24页
        2.2.2 管翅式换热器及箱体设计第24-27页
        2.2.3 喷淋系统设计第27-28页
        2.2.4 风道设计第28-29页
        2.2.5 被冷却热水系统第29页
        2.2.6 实验台设备设计结果第29-30页
    2.3 实验研究内容及方法第30-34页
        2.3.1 实验台运行控制方式第30-31页
        2.3.2 实验台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第31-32页
        2.3.3 主要实验内容及工况设计第32-34页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4-44页
        2.4.1 实验台能量平衡实验第34-35页
        2.4.2 实验误差分析第35-38页
        2.4.3 风冷管翅式换热器实验第38-39页
        2.4.4 蒸发冷式换热器实验结果第39-44页
    2.5 本章小结及思考第44-45页
第3章 蒸发冷换热器的数学模型第45-63页
    3.1 物理模型简介第45-47页
    3.2 数学模型建立第47-48页
    3.3 节点传热传质模型第48-51页
        3.3.1 能量守恒方程第49页
        3.3.2 质量守恒方程第49页
        3.3.3 节点内湿空气与喷淋水的传质方程第49-50页
        3.3.4 节点内湿空气与喷淋水的传热方程第50页
        3.3.5 节点内被冷却流体与喷淋水的传质方程第50页
        3.3.6 边界条件第50-51页
    3.4 传热传质系数的确定第51-55页
        3.4.1 管内对流换热系数第51页
        3.4.2 管外水膜传热系数第51-52页
        3.4.3 空气与喷淋水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第52-54页
        3.4.4 空气和喷淋水之间的传质系数第54-55页
    3.5 模型求解方法第55-57页
    3.6 模型验证第57-62页
        3.6.1 光管式模型验证第58-59页
        3.6.2 带填料管式模型验证第59-60页
        3.6.3 管翅式模型验证第60-62页
    3.7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蒸发冷换热器的特性分析第63-88页
    4.1 管翅式蒸发冷换热器的性能分析第63-72页
        4.1.1 空气干、湿球温度对换热性能的影响第63-66页
        4.1.2 风水比对换热性能的影响第66-68页
        4.1.3 喷淋水量对换热性能的影响第68-70页
        4.1.4 翅片间距对换热性能的影响第70-71页
        4.1.5 管翅式蒸发冷换热器和无翅片的光管换热器的对比第71-72页
    4.2 光管式蒸发冷换热器性能分析第72-83页
        4.2.1 光管式蒸发冷换热器分布参数计算第72-75页
        4.2.2 进口参数对光管式蒸发冷换热器的影响第75-80页
        4.2.3 填料对光管式蒸发冷换热器的优化第80-83页
    4.3 蒸发冷换热器模型的优化探讨第83-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5章 蒸发式冷凝器在制冷机组中的应用分析第88-112页
    5.1 风冷、蒸发冷式房间空调器的设计第88-90页
        5.1.1 蒸发器设计第89-90页
        5.1.2 压缩机选型第90页
        5.1.3 风冷式冷凝器设计第90页
        5.1.4 蒸发冷式冷凝器设计第90页
    5.2 风冷、蒸发冷式房间空调器机组模型第90-96页
        5.2.1 冷凝器模型第91-92页
        5.2.2 蒸发器模型第92-93页
        5.2.3 压缩机模型第93-94页
        5.2.4 膨胀阀模型第94-95页
        5.2.5 房间空调器系统模型第95-96页
    5.3 喷水对房间空调器制冷效果的分析第96-103页
        5.3.1 机组的变工况性能第96-99页
        5.3.2 房间空调器在不同地区的应用分析第99-103页
    5.4 风冷、水冷、蒸发冷冷水机组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分析第103-110页
        5.4.1 建筑模型及负荷第103-105页
        5.4.2 制冷机组的选型及机组特性第105-107页
        5.4.3 冷水机组运行分析第107-109页
        5.4.4 冷水机组在不同地区的应用能耗分析第109-110页
    5.5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宋时期安岳佛教石窟建筑研究
下一篇:体验经济视角下北海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