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哈佛分析框架的基本逻辑与维度 | 第16-25页 |
2.1 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 第16-18页 |
2.1.1 财务分析的涵义 | 第16页 |
2.1.2 财务分析的主体及目标 | 第16-17页 |
2.1.3 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 第17-18页 |
2.2 哈佛分析框架的基本逻辑 | 第18-19页 |
2.2.1 企业战略-企业活动-会计环境-财务报告 | 第18-19页 |
2.2.2 哈佛分析框架的优势 | 第19页 |
2.3 哈佛分析框架的分析维度 | 第19-25页 |
2.3.1 战略分析 | 第20-21页 |
2.3.2 会计分析 | 第21-22页 |
2.3.3 财务分析 | 第22-23页 |
2.3.4 前景分析 | 第23-25页 |
第3章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华银电力战略分析 | 第25-36页 |
3.1 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5-26页 |
3.1.2 公司主要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 | 第26-28页 |
3.2 电力行业分析 | 第28-32页 |
3.2.1 行业特征分析 | 第28-29页 |
3.2.2 行业竞争分析 | 第29-32页 |
3.3 华银电力SWOT分析 | 第32-34页 |
3.3.1 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32-33页 |
3.3.2 机会与威胁分析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华银电力会计分析 | 第36-44页 |
4.1 公司重点会计科目分析 | 第36-37页 |
4.2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分析 | 第37-41页 |
4.2.1 存货盘存制度及计价方法 | 第37-39页 |
4.2.2 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法 | 第39-40页 |
4.2.3 应收账款质量分析 | 第40-41页 |
4.3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华银电力财务分析 | 第44-64页 |
5.1 增长性分析 | 第44-49页 |
5.1.1 增长速度分析 | 第44-46页 |
5.1.2 增长有效性分析 | 第46-49页 |
5.2 盈利性分析 | 第49-58页 |
5.2.1 盈利水平分析 | 第50-54页 |
5.2.2 盈利质量分析 | 第54-58页 |
5.3 风险性分析 | 第58-63页 |
5.3.1 经营风险分析 | 第58-61页 |
5.3.2 财务风险分析 | 第61-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华银电力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与前景分析 | 第64-79页 |
6.1 华银电力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 第64-70页 |
6.1.1 杜邦综合分析 | 第64-68页 |
6.1.2 EVA分析 | 第68-70页 |
6.2 华银电力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与建议 | 第70-75页 |
6.2.1 对华银电力的财务评价 | 第70-71页 |
6.2.2 对华银电力改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建议 | 第71-75页 |
6.3 华银电力前景分析 | 第75-79页 |
6.3.1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 第75-77页 |
6.3.2 华银电力发展前景展望 | 第77-79页 |
结束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1 | 第83-87页 |
附录2 | 第87-89页 |
附录3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