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6页 |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企业未来成长价值理论综述 | 第19-31页 |
2.1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标准与成长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2.1.1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标准 | 第19-20页 |
2.1.2 企业成长理论 | 第20-22页 |
2.2 经济增加值理论 | 第22-25页 |
2.2.1 经济增加值概述 | 第22-24页 |
2.2.2 经济增加值的调整项目 | 第24-25页 |
2.2.3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 | 第25页 |
2.3 企业未来成长价值理论 | 第25-31页 |
2.3.1 成长机会与企业价值 | 第25-26页 |
2.3.2 企业未来成长价值的估计 | 第26-31页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企业未来成长价值影响因素 | 第31-51页 |
3.1 高新技术企业未来成长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 第31-36页 |
3.1.1 国外对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1-32页 |
3.1.2 国内对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2-34页 |
3.1.3 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4-36页 |
3.2 高新技术企业未来成长价值影响因素评价指标 | 第36-39页 |
3.2.1 企业成长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6-37页 |
3.2.2 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7-38页 |
3.2.3 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8-39页 |
3.3 高新技术企业未来成长价值主要影响因素的选择 | 第39-44页 |
3.3.1 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模型 | 第39-40页 |
3.3.2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变量的选取 | 第40-43页 |
3.3.3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 第43-44页 |
3.4 实证分析 | 第44-51页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未来成长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51-73页 |
4.1 实证研究设计 | 第51-54页 |
4.1.1 研究假设 | 第51-52页 |
4.1.2 研究变量 | 第52-53页 |
4.1.3 回归分析模型 | 第53-54页 |
4.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4-58页 |
4.2.1 营运价值与成长价值概述 | 第54-56页 |
4.2.2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4.2.3 样本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57-58页 |
4.3 样本的回归分析 | 第58-63页 |
4.3.1 回归分析 | 第58-61页 |
4.3.2 回归分析实证结论 | 第61-63页 |
4.4 样本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63-69页 |
4.4.1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第63-65页 |
4.4.2 因果关系分析实证结论 | 第65-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7页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3页 |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73-74页 |
5.3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第74-77页 |
5.3.1 本文的不足 | 第74-75页 |
5.3.2 本文的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