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5页 |
| 第一章 与歌剧相关的内容阐述 | 第15-40页 |
| 第一节 亨利·詹姆斯的原著《螺丝在拧紧》与脚本的取舍 | 第15-24页 |
| 一、关于原著创作的概况 | 第15-16页 |
| 二、原著故事中提出的问题 | 第16-19页 |
| 三、原著故事中戏剧张力的体现 | 第19-22页 |
| 四、脚本的取舍 | 第22-24页 |
| 第二节 歌剧整体构架及音乐述要 | 第24-37页 |
| 一、歌剧整体构架 | 第24页 |
| 二、歌剧戏剧情节与音乐述要 | 第24-37页 |
| 第三节 歌剧人物之间的关系 | 第37-40页 |
| 第二章 歌剧音乐的主题与变奏 | 第40-64页 |
| 第一节 螺丝主题 | 第40-50页 |
| 一、主题呈现的形态 | 第40-44页 |
| A、主题的名称来源与呈现 | 第40-42页 |
| B、十二音序列手法的运用 | 第42-44页 |
| 二、由"螺丝主题"衍生出来的戏剧控制力问题 | 第44-50页 |
| 第二节 变奏 | 第50-64页 |
| 一、作为幕间音乐的变奏手法 | 第50-53页 |
| 二、场次中的变奏手法 | 第53-64页 |
| A、"派生动机" | 第54-57页 |
| B、"昆特动机" | 第57-64页 |
| 第三章 歌剧音乐对戏剧张力的深化 | 第64-94页 |
| 第一节 剧中各角色的音乐语汇 | 第64-82页 |
| 一、鬼魂的音乐 | 第64-70页 |
| 二、女教师的音乐 | 第70-74页 |
| 三、孩子们的音乐 | 第74-82页 |
| 第二节 高潮片段的处理 | 第82-94页 |
| 一、迈尔斯的"马洛歌" | 第82-87页 |
| A、歌词 | 第84-85页 |
| B、音乐 | 第85-87页 |
| 二、终场音乐——第二幕第八场"迈尔斯" | 第87-94页 |
| A、视觉上——戏剧张力的高潮 | 第87-89页 |
| B、听觉上——音乐表现的高潮 | 第89-94页 |
| 1、调性与音调特性在终场中的表现 | 第89-90页 |
| 2、主题的再现与帕萨卡利亚的运用 | 第90-94页 |
| a、主题的再现 | 第90-91页 |
| b、帕萨卡利亚的运用 | 第91-94页 |
| 结论 | 第94-96页 |
| 附录一 终场谱例 | 第96-125页 |
| 附录二 本杰明·布里顿歌剧创作年表 | 第125-127页 |
| 附录三 参考书目与参考文献 | 第127-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