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电力系统GPS/北斗时间同步装置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本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及工作原理 | 第20-24页 |
2.1 系统概述 | 第20-21页 |
2.2 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GPS/北斗双模授时原理 | 第24-38页 |
3.1 时间标准与授时技术 | 第24-26页 |
3.1.1 时间标准简介 | 第24-25页 |
3.1.2 授时技术简介 | 第25-26页 |
3.2 GPS授时系统 | 第26-30页 |
3.2.1 GPS系统的组成 | 第27-28页 |
3.2.2 GPS系统定位及授时原理 | 第28-30页 |
3.3 北斗卫星系统 | 第30-35页 |
3.3.1 北斗卫星系统的组成 | 第30-31页 |
3.3.2 北斗卫星系统定位及授时原理 | 第31-35页 |
3.4 GPS/北斗双模授时 | 第35-37页 |
3.4.1 GPS/北斗双模授时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3.4.2 GPS/北斗双模授时原理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FPGA的高精度守时电路的设计 | 第38-54页 |
4.1 守时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38-39页 |
4.2 守时电路总体方案 | 第39-41页 |
4.2.1 守时电路原理概述 | 第39-40页 |
4.2.2 电路实现方案 | 第40-41页 |
4.3 守时电路主控制器 | 第41-42页 |
4.4 晶振驯服方案 | 第42-46页 |
4.4.1 晶振的选型 | 第42-43页 |
4.4.2 晶振驯服电路设计 | 第43-46页 |
4.5 晶振驯服的实现 | 第46-52页 |
4.5.1 时间间隔测量 | 第46-49页 |
4.5.2 PID控制器 | 第49-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GPS/北斗时间同步装置的设计 | 第54-74页 |
5.1 系统主控制单元及其外围电路 | 第54-59页 |
5.1.1 系统主控制芯片TMS320F2812 | 第55-56页 |
5.1.2 电源电路 | 第56-57页 |
5.1.3 时钟电路 | 第57页 |
5.1.4 复位电路 | 第57-58页 |
5.1.5 JTAG接口电路 | 第58-59页 |
5.2 接受模块 | 第59-63页 |
5.2.1 GPS M12T专用授时模块 | 第60-62页 |
5.2.2 BD授时模块 | 第62-63页 |
5.3 扩展输出模块 | 第63-65页 |
5.4 人机交互模块 | 第65-67页 |
5.5 时间同步装置软件实现 | 第67-73页 |
5.5.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68-70页 |
5.5.2 卫星信号同步失步判断程序设计 | 第70-72页 |
5.5.3 时钟源选择程序设计 | 第72页 |
5.5.4 晶振驯服程序设计 | 第72-7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时间同步装置的系统测试 | 第74-84页 |
6.1 守时功能测试 | 第74-79页 |
6.1.1 测试要求及测试方案 | 第74-75页 |
6.1.2 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75-79页 |
6.2 输出信号测试 | 第79-8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