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制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现实意义 | 第9页 |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页 |
·本文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5-17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6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食品安全 | 第17-18页 |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 第18-20页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 第19页 |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 第19-20页 |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 第20页 |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制 | 第20-21页 |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意义 | 第21-22页 |
·有效预防食品安全风险 | 第21页 |
·高效整合现有监管资源 | 第21页 |
·科学提供食品安全监管依据 | 第21页 |
·促进国际贸易公平进行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制度建设 | 第22-29页 |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 第22-24页 |
·制度现状 | 第22-24页 |
·制度缺陷 | 第24页 |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制度经验 | 第24-27页 |
·欧盟 | 第24-26页 |
·美国 | 第26页 |
·日本 | 第26-27页 |
·国外制度启示 | 第27页 |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建设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机构设置 | 第29-37页 |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构设置现状和问题 | 第29-30页 |
·机构设置的现状 | 第29页 |
·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构设置 | 第30-35页 |
·欧盟 | 第30-32页 |
·美国 | 第32-33页 |
·日本 | 第33-34页 |
·国外机构设置的启示 | 第34-35页 |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构 | 第35-37页 |
·完善风险评估和交流机构 | 第35-36页 |
·完善风险管理机构 | 第36-37页 |
第五章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运作过程 | 第37-48页 |
·现状和问题 | 第37-38页 |
·现状 | 第3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运作过程 | 第38-43页 |
·欧盟 | 第38-39页 |
·美国 | 第39-40页 |
·日本 | 第40-41页 |
·国际运作过程启示 | 第41-43页 |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运作过程设想 | 第43-48页 |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启动阶段 | 第43-44页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 | 第44-45页 |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过程 | 第45-46页 |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过程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