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研究评述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基本理论 | 第15-24页 |
·公用事业以及民营化的认识 | 第15-17页 |
·对公用事业的认识 | 第15-16页 |
·对民营化的认识 | 第16-17页 |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诉求 | 第17-20页 |
·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现实诉求 | 第18-20页 |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方式与界限 | 第20-24页 |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方式 | 第20-21页 |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界限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 | 第24-29页 |
·政府规制的内涵 | 第24页 |
·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政府规制的基本理论 | 第24-26页 |
·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政府规制的现实需求 | 第26-29页 |
·抑制企业制定垄断价格,维护社会公益 | 第26-27页 |
·防止恶性竞争,保证产品和服务的供应 | 第27页 |
·对于外部性的控制 | 第27-28页 |
·防止民营化改革后的各种风险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我国传统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政府规制的反思 | 第29-35页 |
·我国目前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现状 | 第29-30页 |
·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遇到的困境 | 第30-31页 |
·民营化前的困境 | 第30页 |
·民营化后的困境 | 第30-31页 |
·民营化参与主体的困境 | 第31页 |
·政府规制缺失:公用事业民营化困境的根由 | 第31-35页 |
·缺乏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政府规制的法规政策体系 | 第31-32页 |
·规制的内容、手段的运用以及系统的规制标准不够完善 | 第32页 |
·尚未采用一套科学的规制办法 | 第32-33页 |
·规制机构尚不独立,职责不明确 | 第33页 |
·缺乏对政府规制机构进行有效监督的社会监督体系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政府规制制度的重构 | 第35-56页 |
·民营化前的规制 | 第35-40页 |
·法律规制 | 第35-36页 |
·民营化项目的评估规制 | 第36-37页 |
·市场准入的规制 | 第37-39页 |
·特许经营合同的规制 | 第39-40页 |
·民营化后的规制 | 第40-47页 |
·价格规制 | 第40-43页 |
·质量规制 | 第43-44页 |
·普遍服务规制 | 第44-45页 |
·市场退出规制 | 第45-47页 |
·配套制度的跟进和完善 | 第47-52页 |
·建立相对独立的规制机构 | 第47-50页 |
·建立规制影响评估制度 | 第50-51页 |
·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 | 第51-52页 |
·对规制主体的规制 | 第52-56页 |
·来自法律的制约 | 第53页 |
·来自程序的规制 | 第53-55页 |
·来自自身的自律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