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

基于湿式离合器的商用车AMT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5-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7页
    1.2 国内外商用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7-20页
        1.2.1 国内商用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现状第17-18页
        1.2.2 国外商用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现状第18-20页
        1.2.3 TC+AMT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20页
    1.3 湿式离合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 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控制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22-24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湿式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的建模与仿真分析第26-50页
    2.1 湿式离合器总成概述第26-29页
        2.1.1 湿式离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6-28页
        2.1.2 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和冷却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8-29页
    2.2 湿式离合器带排转矩数学模型第29-31页
        2.2.1 带排转矩产生原理第29-30页
        2.2.2 带排转矩的数学模型第30-31页
    2.3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粘性转矩和粗糙转矩的数学模型第31-40页
        2.3.1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第31-32页
        2.3.2 粘性转矩的数学模型第32-38页
        2.3.3 粗糙转矩的数学模型第38-39页
        2.3.4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各阶段传递的总转矩第39-40页
    2.4 湿式离合器转矩仿真模块与仿真分析第40-45页
        2.4.1 带排转矩仿真模块与仿真分析第41-42页
        2.4.2 粘性转矩仿真模块与仿真分析第42-43页
        2.4.3 粗糙转矩仿真模块与仿真分析第43-44页
        2.4.4 总转矩仿真模块与仿真分析第44-45页
    2.5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转矩特性的台架试验与分析第45-49页
        2.5.1 台架试验测试系统概述第45-46页
        2.5.2 带排转矩特性的台架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6-47页
        2.5.3 接合过程转矩传递特性的台架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3章 基于湿式离合器的商用车AMT动力传动系统整车仿真模型第50-59页
    3.1 商用车湿式离合器与AMT总成结构第50-51页
    3.2 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第51-56页
        3.2.1 整车仿真模型参数第51-52页
        3.2.2 驾驶员输入参数仿真模型第52-53页
        3.2.3 发动机输出特性仿真模型第53页
        3.2.4 湿式离合器仿真模型第53-54页
        3.2.5 AMT变速器仿真模型第54-55页
        3.2.6 PCU控制器模型第55页
        3.2.7 车辆负载模型第55-56页
    3.3 整车仿真模型验证第56-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基于湿式离合器的商用车AMT起步过程控制策略研究第59-77页
    4.1 起步过程评价指标第59-60页
    4.2 起步过程动力学分析第60-61页
    4.3 车辆起步阶段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第61-62页
    4.4 起步过程湿式离合器接合压力模糊控制策略第62-69页
        4.4.1 湿式离合器接合压力的参数自调整PID控制方法概述第62-64页
        4.4.2 油门开度和离合器主从动盘转速差对接合压力的影响第64-65页
        4.4.3 驾驶员起步意图和主从动盘转速差对接合压力的影响第65页
        4.4.4 起步过程中湿式离合器接合压力控制的模糊规则第65-68页
        4.4.5 基于驾驶员起步意图和离合器主从动盘转速差的起步过程湿式离合器接合压力模糊控制策略第68-69页
    4.5 基于蚁群算法的湿式离合器接合压力模糊控制参数优化方法第69-75页
        4.5.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第70-71页
        4.5.2 蚁群算法解集空间的构建第71-72页
        4.5.3 基于蚁群算法的模糊控制参数优化方法第72-74页
        4.5.4 蚁群算法优化结果分析第74-75页
    4.6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5章 基于湿式离合器带排转矩特性的AMT换档过程同步转速控制策略研究及换档规律制定第77-89页
    5.1 换档过程评价指标第77-78页
    5.2 AMT换档过程分析第78-80页
        5.2.1 AMT换档过程动力学分析第78-79页
        5.2.2 惯性锁环式同步器工作过程分析第79页
        5.2.3 同步器传递转矩数学模型第79-80页
    5.3 基于带排转矩特性的AMT换档过程同步转速控制策略第80-84页
    5.4 基于双参数换档时刻控制策略的换档规律制定第84-87页
        5.4.1 动力型换档规律的制定第84-85页
        5.4.2 经济型换档规律的制定第85-87页
        5.4.3 综合型换档规律的制定第87页
    5.5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6章 湿式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对起步及换档过程影响的仿真分析第89-94页
    6.1 湿式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对起步过程影响的仿真分析第89-91页
    6.2 湿式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对换档过程影响的仿真分析第91-92页
    6.3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7章 基于湿式离合器的商用车AMT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电控系统第94-103页
    7.1 电控系统总体方案第94-95页
    7.2 电控系统软件结构第95-96页
    7.3 电控系统控制程序实现方式第96-97页
    7.4 电控系统硬件构成第97-102页
        7.4.1 微处理器模块第97-98页
        7.4.2 电源模块第98-99页
        7.4.3 模拟信号采集模块第99-100页
        7.4.4 数字信号采集模块第100页
        7.4.5 占空比信号输出模块第100页
        7.4.6 选换档电机驱动模块第100-101页
        7.4.7 CAN通信模块第101-102页
    7.5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8章 基于湿式离合器的商用车AMT整车试验与分析第103-109页
    8.1 整车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及整车试验测试系统第103-105页
        8.1.1 整车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第103-104页
        8.1.2 整车试验测试系统第104-105页
    8.2 起步试验与分析第105-107页
    8.3 换档试验与分析第107-108页
    8.4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9章 全文总结第109-112页
    9.1 本文研究内容第109-111页
    9.2 本文创新点第111页
    9.3 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2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蚯蚓缓解草莓连作障碍的效应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暗挖地铁车站土体变形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