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特点 | 第13-16页 |
1.2.1 变速器简介 | 第13-14页 |
1.2.2 无级式变速器简介 | 第14-15页 |
1.2.3 液压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的优势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6-19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9-25页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传动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 第27-49页 |
2.1 液压机械传动方案的选择 | 第27-33页 |
2.1.1 分速汇矩式传动机构 | 第28-29页 |
2.1.2 分矩汇速式传动机构 | 第29-33页 |
2.1.2.1 速比i与排量比e的关系 | 第29-30页 |
2.1.2.2 转矩特性 | 第30-31页 |
2.1.2.3 功率输出特性 | 第31-33页 |
2.2 单、双行星排的选择 | 第33-43页 |
2.2.1 单行星排分矩汇速方案分析 | 第33-35页 |
2.2.2 双行星排分矩汇速方案 | 第35-43页 |
2.2.2.1 等差传动、等比传动的参数关系 | 第36-38页 |
2.2.2.2 液压功率分流比 | 第38-39页 |
2.2.2.3 循环功率的分析 | 第39-41页 |
2.2.2.4 变速器传动效率分析 | 第41-43页 |
2.3 段位数量的选择 | 第43-45页 |
2.4 液压元器件的选择 | 第45-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三章 五段式HMCVT传动分析及参数确定 | 第49-71页 |
3.1 选择五段式HMCVT传动方案的合理性 | 第49-50页 |
3.2 五段式HMCVT传动方案分析 | 第50-57页 |
3.2.1 五段式HMCVT结构描述 | 第50-51页 |
3.2.2 液压机械传动各区段功率流 | 第51-54页 |
3.2.2.1 纯液压H0区段功率流 | 第52-53页 |
3.2.2.2 液压机械HM1和HM3区段功率流 | 第53页 |
3.2.2.3 液压机械HM2和HM4区段功率流 | 第53-54页 |
3.2.3 液压机械传动HMCVT各段位的数学模型 | 第54-57页 |
3.2.3.1 输出转速理论模型参数定义 | 第54-55页 |
3.2.3.2 泵和马达液压路转速理论模型 | 第55页 |
3.2.3.3 HM1段位输出转速的理论模型 | 第55-56页 |
3.2.3.4 HM2段位输出转速的理论模型 | 第56页 |
3.2.3.5 HM3、HM4段位输出转速的理论模型 | 第56-57页 |
3.2.3.6 H0段位输出转速的理论模型 | 第57页 |
3.3 结构参数关系 | 第57-59页 |
3.3.1 等比传动条件下的参数关系 | 第57-58页 |
3.3.2 各段相衔接条件下的参数关系 | 第58-59页 |
3.4 结构理论参数确定 | 第59-63页 |
3.4.1 总传动比的确定 | 第59-60页 |
3.4.2 双行星排特性参数的确定 | 第60页 |
3.4.3 液压元器件功率的确定 | 第60-62页 |
3.4.4 最小传动比条件下的参数确定 | 第62-63页 |
3.5 结构实际参数确定 | 第63-69页 |
3.5.1 齿轮转矩确定 | 第63-64页 |
3.5.2 齿轮中心距确定 | 第64页 |
3.5.3 齿轮设计 | 第64-67页 |
3.5.4 传动轴设计 | 第67-68页 |
3.5.5 行星排基本参数确定 | 第68-6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四章 五段式HMCVT的三维建模 | 第71-83页 |
4.1 Solid Works介绍 | 第71-72页 |
4.2 Solid Works三维建模 | 第72-80页 |
4.2.1 双联行星排的结构特点与设计 | 第72-75页 |
4.2.2 HMCVT区段中间轴的特点与设计 | 第75-77页 |
4.2.3 HMCVT箱体的设计 | 第77-78页 |
4.2.4 HMCVT其他一些零部件的设计 | 第78-79页 |
4.2.5 整体虚拟组装 | 第79-8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第五章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箱体的有限单元分析 | 第83-101页 |
5.1 有限单元理论与ANSYS Workbench介绍 | 第83-89页 |
5.1.1 有限单元法概述 | 第83-84页 |
5.1.2 有限单元法的理论基础 | 第84页 |
5.1.3 有限单元法分析基本流程 | 第84-86页 |
5.1.4 ANSYS Workbench简介 | 第86-89页 |
5.2 变速器箱体的ANSYS分析 | 第89-95页 |
5.2.1 结构静力学分析 | 第89-90页 |
5.2.2 箱体的静力学分析 | 第90-95页 |
5.2.2.1 导入模型与属性定义 | 第90-92页 |
5.2.2.2 单元类型的选择及网格划分 | 第92页 |
5.2.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92-94页 |
5.2.2.4 静力学结果分析 | 第94-95页 |
5.3 变速器箱体的模态分析 | 第95-99页 |
5.3.1 模态分析概念理论 | 第95-97页 |
5.3.1.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95-96页 |
5.3.1.2 有限元模态分析步骤 | 第96-97页 |
5.3.2 变速器箱体的模态分析 | 第97-99页 |
5.3.2.1 ANSYS 14.0 Workbench模态分析 | 第97页 |
5.3.2.2 模态结果后处理 | 第97-9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01-102页 |
6.2 展望与建议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